首页 >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 第229章 最终的乱战(3)
因而御用监脱颖而出了,你再威风再放肆,吃喝拉撒总得有人管吧,平常用品总得有人送吧,这就是干系,这就是机遇。以是不起眼的陈洪,却有着极其惊人的能量。
因为嘉靖不信赖寺人,加上当时的内阁过于刁悍,都是夏言、严嵩、徐阶之流老奸大奸的人物,以是司礼监的诸位仁兄早就被废了武功,又练不成葵花宝典,每天除了在公文上打钩外,屁都不敢放一个。
前面曾经说过,在寺人的部分中,司礼监权力最大,因为他们卖力批红,任何号令没有他们打钩都不能算数。而这位陈洪兄虽也干过司礼监,此时却只是个管日用品的御用监。
要明白,言官骂人那是要计算本钱的,亏蚀的买卖没人做,海瑞那种赔钱赚呼喊的也实在少见。
绝顶聪明的徐阶赶走了高拱,安插了张居正,在他看来,高拱已经永无天日,事情已经万无一失,却没有想到,还是留下了这独一的马脚。
一个无权无势的知名小卒,如何能够把高拱扶上首辅的宝座?打死我也不信。
因为胡应嘉的避祸体例更有创意,他直接就死掉了。
为甚么呢?说到底,还是一个心态题目。
更加首要的是,他的目标是首辅,就算赵贞吉不找他,他也要去处理赵贞吉,不把你处理掉,我如何当老四?
在获得高拱下台的动静后,胡应嘉因为心机压力过大,几天后就不幸灭亡了,对一个死了的人,还能如何整治呢?也就如许吧。
论资格,他是内阁里最老的。他当官的时候,其他的内阁同事们还在家啃书籍。现在他固然也入了阁,却排在最后,连张居正都不如,咱中国就讲究个论资排辈,你要他倚老而不卖老,那实在是要求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