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着她,当即便有和尚先领着他们去了饭堂,茶娘觉着不好,还低声问梁氏,“阿娘,可要拜了菩萨再来用饭?”
梁氏双手合十跟在和尚背面,听着茶娘这番问话自小我一笑,转头才道:“虽五谷不食便去朝拜更加尊敬,但我们来了寺庙恰是斋饭开斋之时,这本乃菩萨指引,又有高僧想请,若拂意反为不重!”
斋饭不过青菜豆腐和大米,仪姐儿汤泡了米,吃的倒香,茶娘便只叮咛了她一声莫要剩了碗底,她便吃得干清干净,很得在厨房里的胖和尚夸奖,便是莲姐儿统比不上她的灵巧。
她倒是沉着,只教唆了仪姐儿出去先把梁氏叫出去,等梁氏出去之时茶娘已倚靠在椅子上动也动不了了。
茶娘也求了一签,倒是仪姐儿跪着摇的。
梁氏最是善男信女,十里八乡的,哪家寺庙的和尚统认得她,她自家供了佛,又日夜点灯朝拜,明显大字不识却偏会念佛看佛文,便是这些和尚统说她与佛有缘。
仪姐儿去拉莲姐儿的手道:“姐姐,阿娘说给我买新衣裳呢,也给你买!”
一行人至入夜才归了家,茶娘觉着肚子不痛快,躺了两天赋又好些。
而梁氏却被吓得有些惶恐,茶娘算着日子倒也端的快生了,岳家那边拆了屋子要修新的,便是十有八九要在这娘家生哥儿的,何老爷同梁氏统没得甚个定见,家中并无亲儿,一个何大郎更是说不上话,何氏老两口便只要这么三个姐儿,现在茶娘又要有出息了,他们那边会端的为驰名声撵人?便是岳三郎没得出息,他们便也是要收留茶娘生子的。
正觉寺是南邻县里四大古庙之一,虽深藏乡间山野,但佛缘倒是很灵,又稀有十和尚坐镇,来此朝拜烧香,求签问卦的善男信女不乏少数。
梁氏一看已经淌到地上的水,当即神采大变,拍着退喊了一声:“我的茶姐儿呢!雪娘!雪娘你快来,你mm要生了,你快去请产婆呢……”
仪姐儿欢欢乐喜的穿好了衣裳同裙子,又自个儿扎起越扎越好的一个圆髻竖在头顶,本还像个道姑,戴上鸿哥儿给买的绢花儿,立时便不像了,活泼敬爱的更像那画中的娃娃,惹人爱好。
因而,这边也紧密的预备起茶娘的出产之事,梁氏早寻好了产婆,茶娘又想到赵二郎,倒时只得央了岳大郎跑快些再将那赵二郎请来。
因着茶娘的肚子,以是牛车走的非常的迟缓。到了正觉寺,也恰是吃斋饭的时候。
仪姐儿颤抖着小手将门关上,却还是没得出去,小人儿自个儿站在门后,眼泪汪汪的望着阿娘不知如何是好,恰是手足无措时,雪娘将产婆带了出去。
仪姐儿站在门口已经杀了样,桃姐儿同莲姐儿出去要拉她走,她脚不能移,站在门口傻了神动也动不了了。
仪姐儿这一身出来门叫莲姐儿瞧见了,好不恋慕。
莲姐儿咧着嘴才笑了,她倒是个轻易满足的,几句话都能哄住,桃姐儿在一旁点头叹莲姐儿的傻,再看仪姐儿浑身穿戴,便是她也觉着恋慕。
二姨现在到底只要仪姐儿这一个,倒是至心待她。看那脖子上戴的红绳,她也拉出来瞧过,但是块成色好又非常标致的玉佩,另有那手腕上的金镯子!一个女娃娃,不过五岁,竟然戴金镯子!桃姐儿内心冒酸,自个儿也该论亲了,也没得这类功德呢!她同莲姐儿身上说穿的衣物,莫说仪姐儿那样的料子了,便是身上没个补丁便也是值得欢畅的。
只茶娘养着养着,肚皮倒是越来越大,却不见动静,满了数,又包了十多天赋忽的发作了。
桃姐儿吓得一个颤抖,再不拉仪姐儿,只将莲姐儿带走。
茶娘当即被扶到了床上,雪娘出去看了一眼,从速回身衣裳都没换便去请产婆去了,何大郎早就听了茶娘的交代,也从速穿了鞋就出门要去桃源河告诉岳三郎,还要请那赵二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