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下滑,颠末鼻骨、嘴唇、下颚、胸膛,停在了肚腹。将手覆上他置于被上交握的双手,粗暴微黑的大手,将她的小手衬得如糍粑普通。那双手骨节清楚,握过刀剑戟,也握过她,有力,炙热。
另有那眼睫,她感觉,这是他身上独一一处逗趣儿之地了。两排跟小刷子似的,附耳在她肚皮上聆听、脸颊轻蹭时,便眨呀眨的,如孩童普通,暖和她的心。
十四之前,在大同府故乡,服侍爹和后娘,十四后,在刘家服侍瘫痪少爷,闲时摆摊。十五的丫头懂甚么,娘早逝,没有嫁奁,饶是如此,她也是盼着能嫁人的啊。
头回是在佟爷的京北别院内,委身于他后的翌日,将这白日端肃、夜里孟浪,床帏间的心狠手辣胚又爱又恨地瞧了半晌。那日,她没有考虑身份差异,没有在乎两人的缘分是在多么不堪的景象下结成,她只晓得,那夜过后,这一辈子都是他的人了,她会敬他、爱他、忠于他。
绿莺不知此中内幕,猛点头,一阵后怕:“妾身读过一本纪行,讲的是各地的风土情面奇闻异事,此中提过那云翳府,竟有那吃虫的风俗,蚕蛹、蚂蚱、菜虫,不但如此,还吃一种以竹为食的耗子,唤作竹鼠的,炒着煎着炸着,又香又脆,极其甘旨不说,还滋补养身。妾身感觉这该是人云亦云,或是那写书的瞎掰,虫子耗子哪能吃?妾身......还是觉着汴京好,再是冷,起码吃的顺
夜里,冯元躺在床上,忍不住唏嘘:本来不止我一个不想去南边,不知太太和宗子对这事,是何设法?
今儿也不算做无勤奋,积少成多,迟早能戳到他的底线。只是......他是不是遇了甚么难事,如何神采如此不好?人也貌似减少了些?
翌日,送走冯元,绿莺正渐渐悠悠用着早膳,秋云忽地掀帘进屋,“姨娘,玉家老爷求见。”
绿莺轻抚着冯元的眼角,那边平时大笑时有着层层纹路,不常大笑,那纹路也如年轮般愈来愈繁厚,可在他脸上,不但不显老态,反而更添贵气。他是个发黑发多发直硬的人,相书上说如许的人,刚强、不讲情面。心内好笑,真准,她于交椅上跌倒一事,他不就肯定没人害她么?
此时,这深得贰心的妾室,光阴不长就种下子嗣,也只要这肚皮,是今儿他能乐上一乐的事了罢。可这独一的一件顺苦衷,还让他骂了个来回。
春巧秋云两个替冯元除衣盖被后,收到姨娘表示,齐齐温馨退了出去。
冯元的眼皮滚了滚,缓缓展开眼,悠悠转醒。
望着那红肿的眼皮,让绿莺往床头坐坐,他伸手够到那大肚皮,来回摩挲着,轻声道:“方才爷说的气话,从未筹算赶你走,吓着你了没,跟兔子似的,都要当娘了,如何还是如此爱哭?”
经她这一提示,冯元才想起来,因着水利之事,他将要无穷期的落户江南,宦途有望,另有张轲那厮不时在他面前嘚瑟,妻室无能,宗子窝囊,长女痴蠢,人生不快意事十之八.九,公然,这八.九都让他摊上了,活了半辈子,没几件让他快意的。
那日与秋云筹议,阔别这宅门是非地的对策便是:不热络,不巴结,适时再说说蠢话扫绝望,一回两回冯元骂两句,光阴长了,谁乐意总让个不见机儿的伴在身边,迟早将她丢回南门。
哎,明儿便好好与冯佟氏参议一番罢,选宅邸、清算行李,都要提早派人去安排,他日再去隔壁侯府与侯爷老夫人说说话,端的是愁闷!
晚膳时,冯元想了想,本筹算跟她提及江南一事,修运河不知修到猴年马月,他是必然要举家迁往的。可一想到此时还没跟冯佟氏提过只言片语,不好超出她去,便作罢了。只随便问道:“爷上回跟你提过开凿大运河一事,这运河从北挖到南,赶在立冬前未上冻前完工。再等几年,我们便可乘船下江南了,既不消马车颠簸,又不消接受海上风波,端的是便宜啊。你从未去过南边罢,那边暖和如春,冬短夏长,我们这里大冬里都能冻烂手脚耳鼻,你感觉南北两地,哪个待得更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