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珑八岁那年,曾被介修倒挂在树上两个时候。当时候,她奸刁贪玩,将介修再三叮咛要庇护好的何首乌当柴火烧了。介修大发雷霆,便将她吊在树上以示惩戒,那滋味,啧啧,头晕目炫不说,另有种血液倒流的恶心感。
古灵儿见灵珑如此懂事,不由展颜而笑,“娘亲本筹算在你入宫之前带你来祈福请愿,保佑你在宫中统统顺利,何如本日赶得不巧。不过,珑儿说得对,‘心诚则灵’,娘亲日日诵经,实在不必纠结于此。”
“你呀!”
古灵儿将右手执在胸前,浅笑回礼道,“小师父有礼。小妇人带了家眷祈福上香,不知是否另有院落可居?”
灵珑见古灵儿凡事皆为她劳累,心内打动之余,又忍不住想让娘亲高兴。
灵珑见阿琛局促不安地逃窜,“哧哧”地笑倒在古灵儿怀里。
古灵儿看着灵珑卖乖,不由笑眯了眼睛。她托了托灵珑的小屁股,像抱孩子一样将她抱在怀中,抵着她的额头道,“为娘晓得!为娘都懂!”
假期过完了,亲们有没有假期综合征,不想起床不想做事,连用饭都懒得动,小巫也很懒,但是小巫还要码字,妞们,送个香吻鼓励下呗?
古灵儿迷惑,抚了抚灵珑腮边的碎发道,“珑儿,你叫为娘看甚么?”
丞相府的马车止步山下,一众丫环主子便只能相携下了车撵。
古灵儿浅笑点头,惯常来寺庙,阿琛老是此般叮咛,她风俗了,便也不觉其他。
古灵儿捏了捏灵珑的小脸,领着她的小手朝小径走去。
但见一名穿戴绛红色僧服,头戴黄色僧帽的小沙弥走了出来。
灵珑的话少时便应验了。娘俩说谈笑笑下山,公然在半山腰处,与气喘吁吁的翠浓等人不期而遇。
灵珑将小手放下,倒是一个跃起跳到了古灵儿身上,双手揽着她的脖颈,故作当真道,“看珑儿的脸呀,下巴饱满,鼻梁高挺,柳叶弯眉,色色都是大富大贵之相,娘亲您就放心吧,珑儿的福泽深厚的很呢!”
灵珑勾唇笑笑,本想应了两位大丫环的要求,待她们晓得本相后,好赏识她们追悔莫及的模样,可尚不及开口,便从身后传来烈烈的破风之声。
阿琛点头应道,“是,夫人,山上夜深露重,你与蜜斯还要多重视身子才好!”
------题外话------
灵珑携着古灵儿率先达到了山顶,才要上前拍门,那门却“吱嘎”一声由外向外推了开来。
说完,便脚步慌乱地返回了院落,竟将出门的本意也混忘了。
灵珑转头看去,却见一冰蓝色眸光、蓝铁色锦袍的男人从山顶的方向飞身而下,身轻如燕,姿容姣美,明显背光而来,却忎是风华刺眼。
古灵儿发笑,点了点灵珑的额头,责怪道,“真真是个凶暴丫头。你娘舅的打趣,也是你个小丫头家胡乱开得的吗?细心下次你娘舅发脾气,把你吊在树上好好经验一番。”
倒是灵珑见阿琛不苟谈笑地说着体贴的话语,忍不住打趣道,“阿琛娘舅,您便放心吧。即便娘亲粗心,左不过另有珑儿照看着。倒是娘舅您,须得守好我们的产业才好,不然,明日返来,我们只得徒步回府了。珑儿和娘亲倒是无妨,只不幸了这些翠绿绿叶似的丫环们,怕是得将小脚磨破才气回到相府咯。”
她本要打趣几句,却见古灵儿望着门扉禁闭的院落,难掩失落之色。
古灵儿点头,“是,倘若你阿琛娘舅御车,或许能在入夜之前赶回相府去,也未可知。”
小沙弥红了脸,歪着头遁藏古灵儿的手,施礼后退道,“小僧告别。”
灵珑见古灵儿终究笑了,“哧溜”一下便滑了下来,抱着她的胳膊道,“娘亲,我们下山吧。翠浓姐姐她们估计还在半山腰,我们走得快些,她们便能少走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