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见报酬文章多言“前荣”,荣者,夏屋东西序以外屋翼也,谓之东荣、西荣。四注屋则谓之东霤、西霤。未知前荣安在?
《诗》:“芄兰之支,孺子佩觿。”觿,解结锥也。芄兰生荚支,出于叶间,垂之正如解结锥。所谓“佩觿”者,疑前报酬韘之制,亦当与芄兰之叶类似,但今不復见耳。
辨证一
古说济水伏流地中,今历下凡发地皆是流水,世传济水颠末其下。东阿亦济水所经,取井水煮胶,谓之“阿胶”;用搅浊水则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皆取济水性趋下清而重,故以治淤浊及逆上之疾。今医方不载此意。
江南有小栗,谓之“茅栗”。茅音草茅之茅。以余观之,此正所谓芧也。则《庄子》所谓“狙公赋芧”者,芧音序。此文附近之误也。
旧传黄陵二女,尧子舜妃。以二帝化道之盛,始于内室,则二女当具任、姒之德。考其年歳,帝舜陟方之时,二妃之齿已百歳矣。先人诗骚所赋,皆以女子待之,语多渎慢,皆礼义之罪人也。
《庄子》言:“野马也,灰尘也。”乃是两。前人即谓野马为灰尘,如吴融云:“动梁间之野马。”
《潜邸》by周乙
前人藏书辟蠹用芸。芸,香草也,古人谓之七里香者是也。叶类豌豆,作小丛生,其叶极芬香,秋间叶间微白如粉污,辟蠹殊验。南人采置席下,能去蚤虱。余判昭文馆时,曾得数株于潞公家,移植秘阁后,今不復有存者。香草之类,大率多异名,所谓兰荪,荪,即今菖蒲是也;蕙,今零陵香是也;茞,今白芷是也。祭礼有腥、燖、熟三献。旧说以谓腥、燖备泰初、中古之礼,余觉得不然。先王之于死者,觉得之无知则不仁,以之为有知则不智。荐可食之熟,所觉得仁;不成食之腥、燖,所觉得智。又一说,腥、燖以鬼道接之,馈食以人道接之,致疑也。或谓鬼神嗜腥、燖,此虽出于异说,贤人知鬼神之情状,或有此理,未可致诘。
《庄子》云:“程生马。”尝观《笔墨注》:“秦人谓豹曰程。”余至延州,人至今谓豺狼为“程”,盖言“虫”也。方言如此,抑亦旧俗也。
历代官室中有謻门,盖取张衡《东京赋》“謻门曲榭”也。说者谓“冰室门”。按《字训》:“謻,别也。”《东京赋》但言别门耳,故以对曲榭,非有定处也。
《唐六典》述五行,有禄命、驿马、湴河之目。人多不晓湴河之义。余在鄜延,见安南行营诸将阅兵马藉,有称“过范河丧失”。问其何谓“范何”?乃越人谓淖沙为“范河”,北人谓之“活沙”。余尝过无定河,度活沙,人马履之,百步以外皆动,澒澒然如人行幕上。其下足处虽甚坚,若遇其一陷,则人马蹻车,应时皆没,至稀有百人平陷无孑遗者。或谓:此即流沙也。又谓:沙随风骚,谓之流沙。湴,字书亦作“埿”。蒲滥反。按古文,埿,深泥也。本书有湴河者,盖谓陷运,现在之“空亡”也。
唐贞观中,敕下度支求杜若,省郎以谢朓诗云:“芳洲采杜若。”乃责坊州贡之。当时觉得嗤笑。至如唐故事,中书省中植紫薇花,何异坊州贡杜若,然历世循之,不觉得非。至今舍人院紫微阁前植紫薇花,用唐故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