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嬷嬷:不就几朵破棉花么……
三老太太招谢莫忧到跟前,体贴的问,“传闻前些天病了,我故意去瞧你,又怕扰你养病,送去的果子吃了没?病可大安了?”
小丫环捧上茶来,谢驽之妻李氏又让丫环端果子给谢莫如吃,笑道,“明天也是莫如的生辰,我打发人给你送了生辰礼,约摸是她们走的慢了,没遇着。等你归去瞧瞧,如有喜好的,尽管拿着玩儿。”
张嬷嬷忙劝,“我的女人,那里有桌子上摆棉花的,叫人瞧见得笑你了。”
三老太太一身绛红的快意连云暗纹绸衣,头上簪着金钗,略施脂粉,颇是喜庆。拜过寿后,谢尚书陪着三老太太说几句话,便带着儿孙出去了,留下女眷伴着三老太太谈笑。
谢柏一笑,“奇怪的很。”
三老太太揽了谢莫忧入怀,抚摩着她的脊背道,“好孩子,如许的可心懂事,怨不得人多疼你呢。”
秋菊将谢莫如的发髻解开,悄悄的将头发梳理整齐,只在脑后盘个简朴的圆发髻,用一根通体乳白的白玉凤头簪挽起,谢莫如道,“嗯。”
谢莫如赞叹,“人间竟有这类永不干枯的花。”
谢莫忧柔声道,“劳老太太惦记,都好了。果子也吃了,味道很好。”
实在小孩子的生辰礼,不过是衣裳金饰或者玩器之类,再者便是寿桃寿面了。晓得本日都要去三老太太那边,两家都没送寿桃寿面,李氏给的是衣料金饰,苏氏那边儿送的则是衣裳料子和一套文房四宝。谢莫如又看江行云送的,红木匣子里是一套《西宁记》。
谢莫如年事小,家里并没大办。一大早上,谢太太便命素蓝送来衣裳金饰。谢莫如正在小花圃漫步,素蓝畴昔见礼,笑道,“给大女人拜寿了。太太那边预备了寿面,叮咛我请大女人畴昔一道吃。这是给大女人预备的衣裳金饰,太太说,大喜的日子,穿的光鲜些,也喜庆,一会儿阖家去三老太爷那边儿给三老太太祝寿去。”
说来,三老太太死看不上谢莫如,谢莫如对三老太太的脑袋也一向持保存态度,但这两人说来却有些缘分,生辰是一样的,都是八月月朔。
可贵谢莫忧做了几样针线送给谢莫如,谢莫如谢过,紫藤上前接了。另有谢兰几人,也有礼品送给大姐姐,谢松微微点头。
谢莫如扭头去逗谢静了,这类没脑筋的话便是谢莫忧也不会问,江行云正在热孝中,怎会插手这类欢庆场合。
谢家人都在了,谢莫如给谢太太谢尚书请了安,又谢过谢太太给的东西。再给父叔见礼,余者弟妹给她见礼后,各自安坐。谢太太见谢莫如这一身打扮时便已笑了,道,“坐吧,明天是你的生辰,正跟你祖父说呢,我们一会儿得去三老太太那边儿,早上先吃寿面,替你庆生。”
谢莫如回府才晓得,苏氏也打发人送了生辰礼。听素馨禀后,谢太太含笑看向谢莫如,话倒是对着一众儿孙说的,“出去这大半日也乏了,都回房歇着吧。”
张嬷嬷忍笑,“是。”
素蓝微微低下头,暗自光荣:幸而没有多嘴。
李氏笑笑,固然前次谢莫如削了她的面子,她对谢莫如倒没甚么愤懑。她也想开了,何必老是看婆婆的神采去难堪这么个孩子。传闻尚书府进了新姨娘,李氏就更不想与谢莫如有甚么摩擦了。如何待谢莫忧,便如何待谢莫如就好。
谢莫如交来回回的筹议着这瓶棉花,不由道,“就是能够纺成棉布料子,还能够絮到被子里棉花?”
待打扮伏贴,谢莫如叮咛张嬷嬷几句,“中午大抵不能返来,嬷嬷服侍母亲用饭。天儿有些冷了,做羊肉面吧。”
张嬷嬷都笑了,“不怪女人不认得,女人又不出门,那里晓得这个。二爷促狭,着人给女人送来的生辰礼,这可不是棉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