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儿绝望地掀了帘子出屋,这回没摔帘子了。
秦含真发了一会儿呆,总算理顺了二叔二婶的这桩婚姻是如何回事。怪不恰当章姐儿把她推下土坡的时候,二婶何氏不吝把三岁的亲生儿子梓哥儿推出来顶缸,也不肯让章姐儿认错受罚。因为章姐儿并不是秦家的孙女,她惊骇女儿会亏损。而梓哥儿倒是秦家独一的男孙,秦老先生佳耦俩如何也不会伤害他。
张妈想了想:“老爷太太倒好说,归正翠儿也不是我们家的人,就是她老子娘难缠些,说不定又要跑来哭求了。不过翠儿年纪也不小了,该是嫁人的时候,说不定太太赏她家点东西,找个好听点儿的来由,她老子娘就不闹了。”
还好张妈一如既往地粗心:“当然嫁过,是个姓陈的,还是校尉呢。我们二爷还跟他同事过,不然二爷也不会传闻陈校尉死了,就特地赶去拜祭了。他就是当时候遇见二奶奶的,当时候二奶奶肚子里都已经有章姐儿了。也不知她给二爷灌了甚么迷汤,二爷竟然承诺娶她,还是热孝里过的门!才刚过了‘三七’呢!谁都没传闻过这类事。老爷太太晓得动静,特地赶过来禁止,二爷当时都将近拜堂了,穿戴喜服硬是跪了一天一夜,非要娶不成。太太心疼儿子,才勉强喝了媳妇茶。”
虽说桑姐儿这一摔,摔得有些严峻。可秦家大房二房本是一家,也不是没有讨情的余地,大不了两房人今后反目罢了。何氏却为了护着女儿,生生把这场冲突折腾成了存亡大仇,又对她有甚么好处?
不过……
固然翠儿很想说不,但还是没胆量说出口。
秦含真这才明白了。
秦含真脑筋里转了几个动机,就瞥见张妈暴露了伤感的神采,心下一想,就明白她定是因为提及了大奶奶关氏,难过起来了。
秦含真赶紧低下了头,小声说一句:“娘如果还在就好了……”
秦含真长叹一口气,这些旧事真是听得她目瞪口呆,那素未会面的二叔秦安,本来……还是个情圣?
秦含真叹了又叹,只感觉关氏真是不利,年纪悄悄就死了男人,还赶上这么个妯娌。
张妈犹自念叨着:“这也就算了,二奶奶既然进了门,老爷太太内心再不乐意,也会认下她。本想着她今后就安份过日子了,肚子里的闺女好歹是那陈校尉的骨肉,只当是二爷帮着扶养同袍血脉。谁想到,章姐儿一出世,二爷就说要让章姐儿改姓秦,认作是本身的闺女,不姓陈了。谁家都没有如许的端方!那些从戎的娶了别家的孀妇,孩子该跟谁姓就跟谁姓,可没有说跟着改的,更别说陈校尉就留下这么一个骨肉。老爷太太又生了一场闷气,只说不准,二爷却不肯听。传闻大同那边家里,都管章姐儿叫大姐儿,管姐儿你叫二姐儿。可我们家里,姐儿你才是长女。二奶奶返来后,为着这排行的事,还跟我们奶奶吵了好几次。”
秦含真问张妈:“翠儿这么可爱,胳膊还一个劲儿地往外拐,留她下来也没意义。如果我真去跟祖父祖母说,他们会承诺吗?”
或许二叔对何氏真的断念蹋地,以是何氏有信心,不管她做了甚么,都不会遭到奖惩吧。她是有恃无恐,才会肆无顾忌。
就算她感觉二奶奶何氏会为她撑腰,但何氏是有差事交给她做的,如果桑姐儿真的在老爷太太面前告她一状,把她赶出大房,那差事还如何做?到时候何氏找别人去了,另有她甚么事?赏钱天然也没有了。即便二奶奶何氏肯把她带去大同,先前承诺的事也稳定卦,她也感觉很没面子,在二房的丫头里抬不开端来。
“谁晓得呢?”张妈感喟,“二爷就这么听她摆布。老爷当时候活力,也不是为着二爷要娶孀妇,而是感觉丧事办得太急,太不讲端方,二爷还去恐吓了陈家人。当时老爷劝二爷,若实在想娶,等上三年,让二奶奶替陈校尉守完了孝,再论婚嫁,也就由得他们去了。二爷却不肯听,说二奶奶在陈家受搓磨,若不早早救她出来,随时都有能够一尸两命。想来陈家人也晓得二奶奶的品德不好,容不得她吧?”她有些不屑地撇了撇嘴,“姐儿只看她到我们秦家后干的这些事,就晓得她不是好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