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喘了口气,把事情的颠末说了一遍。到颍口以后,他就和蒋干分离了。他在芍陂岸边联络流寇中的少年,蒋干则赶回寿春,招募情愿参军的人,同时传播孙策雄师将至的动静。他们本来约好时候在芍陂东北角的肥口汇合。吕蒙完成任务,按期赶到肥口,却没看到蒋干的影子,一探听,才晓得九江太守周昂带领郡兵驻扎在寿春,蒋干被他抓了。
如果说这话的人不是郭嘉,孙策必定一个耳光就上去了。不过他是郭家,以是孙策挑选信赖他。
黄猗面红耳赤,讪讪地拿出竹简,递给刘勋。刘勋翻开一看,本来红润的脸立即惨白。李通投降,三关失守,最让人感觉不成思议的事孙策底子没有攻城,最大的动静就是在朗陵校阅人马,然后就撤了。
如果周昂识相,送来粮食,放了蒋干,那天然好说。如果周昂不识相,那就借机机遇干掉他,将九江节制在手中。眼下情势未明,朱儁正在备战,需求孙策稳定南边,就算晓得了这件事也不成能大动兵戈。如果朝廷圣旨下来了,孙策与其在豫州,不如来九江做太守,乘机节制扬州。
把流民招募去从戎也是减少不安宁身分,对周昂只要好处,没有坏处。
又过了几天,吕蒙带着一群流寇返来了,大抵有百十人,个个都是十七八岁的少年,最大的不超越二十。看着他们那一脸戾气的模样,孙策不由暗自感慨汉人真是彪悍,到处都是古惑仔少年啊。
事情正如郭嘉阐发的那样,也和汗青的本来轨迹根基分歧。徐琨很快和郭暾、秦牧等人打成一片,有事没事就混在一起,白日一起练习,早晨也和他们一起喝酒吹牛。孙河则比较勤奋,不管有甚么事,吴夫人一叮咛,他立即去办,并且办得又快又好。
“一向没有?”
“刘府郡,平春方向有动静吗?”
“奉孝,那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办?”
“没有新的动静来?”
郭嘉敏捷提出一个一明一暗、先礼后兵的计划:先以代行豫州牧,掌南边军事的名义给周昂发公文,要求他立即带九江郡兵押送粮草前来,如果迟期不办,那孙策将亲赴九江,履行太尉朱儁的军令。这是明的。与此同时,郭嘉从吕蒙带来的少年中遴选一部分人,让他们潜入九江郡,刺探动静,或者暗藏待动。既然都是九江人,与九江郡兵必定熟谙,找几个老乡刺探一下环境并不困难。这是暗的。
孙策很焦急,郭嘉却一点也不镇静。他说,现在是春季,春季是生发的季候,不宜杀人。周昂是名流,他们信这一套,不然蒋干的首级早挂在城头了。何况蒋家在寿春也是小有气力的,不是浅显百姓,周昂不会等闲招惹他们。蒋干只是募兵罢了,又不是造反,这类事很常见。如果不是蒋干的身后站着孙策,或许周昂都不会管。
“没有。”刘勋连连点头,腮帮子上的肥肉直晃。在江夏呆了几个月,他敏捷的发神了。
“我有没有曲解,你内心稀有。如果是好动静,你藏起来干甚么?”辛毗毫不客气的戳穿了黄猗。
黄猗低着头,眸子转乱,唯唯诺诺,不知所云。
扬州州治就在九江郡的历阳,扼控大江,是首要的渡江津口,兵家必争之地。
辛毗放缓了语气。“向袁盟主求援,朱灵就在酸枣,随时能够进军汝南。别的,整军北上,夺回三关,我可觉得你联络汝南世家,共抗孙策。”他看看黄猗。“黄氏乃江夏大族,这时候可不能作壁上观。”
“还能如何办,当然是讨还公道了。”郭嘉两眼发亮,不像是碰到了费事,倒像是比及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将军,你不是想清算周昂吗,现在机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