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专务浪荡,无所不为:老夫以是忧耳!“关公亦为感喟。
至更深,郭常辞出。关公与孙乾方欲寝息,忽闻后院马嘶人叫。关公急唤从人,却都不该,乃与孙乾提剑往视之。只见郭常之子倒在地上叫喊,从人正与庄客厮打。公问其故。从人曰:“此人来盗赤兔马,被马踢倒。我等闻叫喊之声,起来巡看,庄客们反来胡闹。”公怒曰:“鼠贼焉敢盗吾马!”恰待发作,郭常奔至告曰:“不肖子为此歹事,罪合万死!奈老妻最垂怜此子,乞将军仁慈宽恕!”关公曰:“此子公然不肖,刚才老翁所言,真知子莫若父也。我看翁面,且姑恕之。”遂分付从人看好了马,喝散庄客,与孙乾回草堂安息。
次日,郭常佳耦出拜于堂前,谢曰:“犬子冒渎虎威,深感将军恩恕。”关公令唤出:“我以正身教之。”常曰:“他于四更时分,又引数个恶棍之徒,不知那边去了。”关公谢别郭常,奉二嫂上车,出了庄院,与孙乾并马,护着车仗,取山路而行。不及三十里,只见山背后拥出百余人,为首两骑马:前面那人,头裹黄巾,身穿战袍;前面乃郭常之子也。黄巾者曰:“我乃天公将军张角部将也!来者快留下赤兔马,放你畴昔!”关公大笑曰:“无知狂贼!汝既从张角为盗,亦知刘、关、张兄弟三人名字否?”黄巾者曰:“我只闻赤面长髯者名关云长,却未识其面。汝何人也?”公乃停刀立马,解开须囊,出长髯令视之。其人滚鞍上马,脑揪郭常之子拜献于马前。关公问其姓名。告曰:“某姓裴,名元绍。自张角身后,一贯无主,啸聚山林,权于此处藏伏。今早这厮来报:有一客人,骑一匹千里马,在我家投宿。特邀某来劫夺此马。不想却遇将军。”郭常之子拜伏祈命。关公曰:“吾看汝父之面,饶你性命!”郭子捧首鼠窜而去。
公谓元绍曰:“汝不识吾面,何故知吾名?”元绍曰:“离此二十里有一卧牛山。山上有一关西人,姓周,名仓,两臂有千斤之力,板肋虬髯,描述甚伟;原在黄巾张宝部下为将,张宝死,啸聚山林。他多曾与某说将军盛名,恨无门路相见。”关公曰:“绿林中非豪杰寄迹之处。公等此后可各去邪归正,勿自陷其身。”元绍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