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白长叹一声,问道:“大将军与十常侍何仇?为何非要诛除他们?”
当初为了能让刘协当上太子,她给汉灵帝上了很多何太后与刘辨的眼药,可把何太后获咎的不轻。现在新天子是刘辨,掌权的是母亲与娘舅,而与之有怨的奶奶却要出来垂帘听政,争权夺利。想想就让人堵心不已。
这统统的政争相对于何出去讲,属于该当之事,何白并没有多加理睬。只是劝说不要将董后迁回河间国,因为路途悠远,董后又亲人尽丧,加上大哥体弱,底子走不了那么远。并且董后毕竟是汉灵帝的亲母,不成待之太薄,不然天下人必定有牢骚。
袁隗因而大肆的提拨袁氏弟子,更将河南尹袁术提拨为虎贲中郎将,统领虎贲禁兵。将袁绍提拨为司隶校尉,监督朝内的大臣与皇亲国戚,以及京都四周的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河东、河南、河内和弘农等七个郡的官员。
袁隗在没有皇权的支撑,不到一月时候,竟然就被政争妙手十常侍们压抑的连连畏缩。不得已之下,袁隗故意将大将军何进重新请出,共同参录尚书事,重新执掌朝权。
此不时候已到七月初了,短短两个多月的时候,雒阳城中的政治比赛与争斗,让在一侧冷眼旁观的何白叹为观止。在汗青书中所看到的,毕竟没有身临其境看得过瘾。
此策看似不错,但是十常侍们对董太皇太后的政治聪明太太高估了。对于这个董太皇太后,何白一样点头不已,这个老女人在汉灵帝幼年之时,就胡乱教唆汉灵帝卖官卖爵。身为太后不好好教诲天子,也不为儿子的天下做半分考量,胡乱行事,肆意妄为,贪婪敛财,可说要为汉灵帝一朝之混乱,负上绝大部分的任务。
何白在侧看得是连连点头,俗话说得好,越是到了关健时候,就越是要慎重的行事。归正大权就要在握了,又没甚么反叛的变故,何必急于一时呢?先好生的筹办汉灵帝的后事不成么?等过上几日再名正言顺的拥立刘辨即位不好么?如此仓促的拥立刘辨即位,就仿佛另有人抢似的,迫不及待的模样,平白让人小瞧了几分。
不几日,欲做孤臣忠臣的蹇硕,此时却惶惑不成整天,因而与十常侍筹议再度暗害何进。但是其杰出的机会早过,那里另有人自寻死路。
如果董太皇太后的政治聪明高超,手腕过人那还好。但是其却卤莽霸道,盛气凌人,不但再一次把何太后与何进获咎,更引发了百官们对其的恶感。何太后在后宫设席,欲要劝说不听,反而还威胁起何太后,想以亲侄子骠骑大将军董重诛杀何进,更有拔除刘辨重立刘协之意,的确是笨拙之极。
为防万一,何进当即召太傅袁隗、三大众议。袁隗与三公一样不喜董太皇太后,自无不成。因而使廷臣奏董太皇太后原系藩妃,不宜久居宫中,仍迁回河间国安设,限日出宫门。
“天明啊,袁本初对吾言说道:‘张让、段珪等流言于外,言公毒杀董后,欲谋大事。乘此时不诛除阉宦,后必为大祸。昔窦武欲诛内竖,霸术不密,反受其殃。今公兄弟部曲将吏,皆漂亮之士;若使极力,事在把握。此天赞之时,不成失也。’汝以为,此事能成否?”何进忧?的揉着眉头问道。
只是袁隗固然把握了朝政大权,但在朝中并没有获得来自天子与太后的支撑,职位毕竟不稳。但是何太后没有兄长何进在朝中帮忙小天子与自已,心中非常不安。
并且何进身为大将军,明显大权在握,又有身为太后的亲妹支撑,却不敢一人把持朝堂,竟将袁隗拉来一同参录尚书事。也不想想那袁隗是谁?是汝南四世三公的袁氏家主。以袁氏在朝中与州郡的影响力及人脉干系,不出多久,朝权就会完整的落入其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