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西园卖/官,卖的官里虽说也有郎官,陈蕃上书:“陛下以郎一把菜”,但毕竟还没几年,且也只卖羽林、虎贲两种,没有最为狷介的三署郎,郎官仍还算一个好职位。
“诺。”
荀贞观览了一遍,见牍上记录的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心知这必是费畅怠於公事的启事。
此中,虎贲、羽林专掌宿卫,前者陛戟殿中,后者出充车骑,羽林郎还常以禁军的身份参与挞伐。三署则是后备官员的练习储备之所,“进三署为郎是大多数初级官吏的必经之路”。
洗过澡出来,宣康和李博也没睡,他俩从屋中出来,三人在树下又说了半夜的话,说的主如果此次荀贞出行的见闻。谈及郡北百姓之惨状,李博亦抚髀感喟。只是当他俩问到彻夜见太守,太守有何说时,荀贞亦如对唐儿一样,也是一字不言,只说:“来日我还要行县,到时髦需仰仗两位之力。”李博、宣康不傻,听出了他的弦外音,不再问了。
“不积硅步,无乃至千里。等你把郡北九县的那些犯警官吏摈除走后,我会再要求府君的!”
督邮院在太守府内,分为两个小院,一个是北部督邮院,一个是南部督邮院。和郡中的别的诸曹比拟,督邮院的属吏未几。因为督邮常要巡行部内诸县,院内也常常冷冷僻清。荀贞到时,南部督邮院内就没有一人,院门舒展,料来南部督邮应是行县去了。
再到东汉,光武帝又对郎官停止了精简改组,把西汉的郎官改组为七署,即三署郎、虎贲郎、羽林三郎。三署郎由五官、左、右中郎将别离统带,虎贲郎由虎贲中郎将统带,羽林三郎则是由羽林中郎将统带的羽林郎和羽林左、右监别离统带的羽林摆布骑。
“咦?我看你似有忧色?倒是为何?”
三署郎因是后备官员,没有牢固的职掌,以散给事为职,若被补为吏,凡是在三百石至六百石间,在朝可为尚书郎、谒者、侍御史、卿属官吏、列将军和公府的椽等,不过更多的是出为县令长、侯国相、郡国的丞和长吏。(羽林郎也能出为吏,但凡是只是三百石的丞、尉。)
“贞必极力而为。”
“(汉和帝)永兴十四年:‘复郡国上计补郎官’。……既云复,则本有拜计吏之制”。
诸小吏恭送他出院。待他走远,聚在一处,窃保私语:“荀君被郡人称为乳虎,本觉得是个凶神恶煞般的人物,不料却这般暖战役易。本日观其举止言语,先是说‘常例故事’,方才又说‘萧规曹随’,把前督邮比作萧何,把他本身比作了曹参,看似是不筹算改前督邮之制了?”
荀贞实话实说,说道:“诸县长吏悉从外来,长则数年,短则数月就会转官别处,便是有害,亦不过数月数年,有限罢了。豪强则不然,他们都是本地人,发展处所,百年不移,较之浊吏,对百姓的风险更大!但彻夜在堂上,府君却只承诺了手写牒文,驱除浊吏,没有提整治豪强。……,我之所忧,便在於此。”
他不但担忧豪强,担忧钟压服不了阴修,并且还担忧荀彧整治郡北犯警官吏的战略可否管用。如果郡北的那些犯警官吏寡廉鲜耻,在看了阴修手写的公牒后,却没有像荀彧说的那样自辞离职,又该如何办?究荀彧此计之意,当是“先礼后兵”之策,但是瞧阴修的意义,“先礼”,写公牒清楚已是他的极限了,再请他“后兵”,施科罚?几近没有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