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之最风流 > 11 督邮属吏

我的书架

“费君与我同县,我来任督邮前,又也在西乡为有秩蔷夫,萧规曹随,对西乡的减免一如费君在时罢。”

此中,虎贲、羽林专掌宿卫,前者陛戟殿中,后者出充车骑,羽林郎还常以禁军的身份参与挞伐。三署则是后备官员的练习储备之所,“进三署为郎是大多数初级官吏的必经之路”。

荀贞问道:“为取三署郎官?此话怎讲?”

1,国朝轨制,计吏有干才者,诏拜为郎。

汉桓帝时,因为留拜为郎的计吏太多,经杨秉的谏言,此制曾一度遭到停废。“自此终桓帝世,计吏无复留拜者”。严耕望先生以为:“文曰:‘终桓帝世’,则灵帝世或又复古制矣”。

官吏上值的时候有严格规定,不得早退,更不能无端不到,放工的时候并无明白规定,督邮院内又安逸,荀贞待到下午就提早走了。他筹算趁着这几天无事,再去访一访戏志才。临出院,他交代小吏:“前北部督邮费畅在时,减免了部分西乡给西乡邮置的月用,对么?”

他重点看的是前任北部督邮费畅留下的那些案牍。数量未几,十来卷竹简。

再到东汉,光武帝又对郎官停止了精简改组,把西汉的郎官改组为七署,即三署郎、虎贲郎、羽林三郎。三署郎由五官、左、右中郎将别离统带,虎贲郎由虎贲中郎将统带,羽林三郎则是由羽林中郎将统带的羽林郎和羽林左、右监别离统带的羽林摆布骑。

四类当中,察举选郎占多数,又分为:岁举孝廉选郎,诏举对策选郎,计吏选郎。此三种又可分为孝廉郎、诏拜郎。当时的言论正视孝廉郎,轻视诏拜郎。汉乐府:“大子二千石,中子孝廉郎,小子无官职,衣冠仕洛阳”。有子为孝廉郎,是家门的荣光。大多数的时候,孝廉郎补为吏的机遇也更多。这是因为孝廉郎是由处所推举上来的,而诏拜郎是被天子圣旨任除的,官僚个人出於本身的好处天然要按捺皇权。不过到了东汉晚期,当权的外戚、寺人又为了本身的好处常借助皇权打压官僚个人,从而诏拜郎的前程却又常常好过了孝廉郎。

钟繇说道:“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吾今信也夫!信也夫!”

“是。”

这是把郭图比作见利忘义的小人了。

三署郎的来源:察举选郎、博士弟子射策甲科选郎、荫任选郎、服阙还拜郎官。

“(汉和帝)永兴十四年:‘复郡国上计补郎官’。……既云复,则本有拜计吏之制”。

他想道:“若只观文牍,郡北九县可称承平乱世。”由此想起一事,抬眼瞧了瞧堂外,心道,“费畅任督邮多年,院内的诸多小吏也不知是否已都和他同流合污?等过几天再行县的时候,我且再细细察看。”

由唐儿服侍着,他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只是虽洗去了灰尘污垢,却没有洗去贰心中的担忧。唐儿和他最为靠近,敏感地发觉到了他的非常,问他如何了?整治郡北是大事,牵涉太广,不能不谨慎。荀贞谨言,不肯说,只随便乱来了两句,又为使她不再诘问,免不了用些手腕。一时候,室内春光盎然,只闻细喘连连,偶有娇/吟轻呼,不过乎:“慢些”或“快些”。

——

……

钟繇问荀贞:“贞之,府君已说,待他写完公牒后,便就再遣你巡行九县,驱除奸恶。你可有信心把此事做好?”

春秋时已有郎官,称为郎中。“郎”为“廊”之省文,“廊中”,指君主所居的宫殿廊庑中,本为君主私官,职在宿卫。

他忧心忡忡,既是怜民,又是忧这些百姓今后会成为“反民”。在和荀彧、钟繇分离后,他回到督邮舍。前院,程偃、小任、小夏和那些个轻侠都还没睡,一边在树下谈笑,一边等他。

推荐阅读: 大唐第一世家     末日天元     七月与安生     带着商城去大唐     带着族人去求生     军长索婚:甜妻太迷人     最强废材:极品逆天狂妃     都市之逆天狂徒     超级败家仔     碎念     命里缺我     反派也是有尊严的(快穿)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