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投掷,荀衢提起精力,先急趋快退,舞了几式,随后换了个投法,将剑柄倒握,把剑刃向下,手臂高举,向后仰身,扔了出去。只听“咔嚓”一声,正中竹身。大半个剑刃都刺入了竹中,只剩下个剑柄和小半剑身在外。
他来拜访荀绲,大要上是因为荀绲在本族中的声望最高,实际上奔着荀彧来的。
很快,有人开了门,身着褐衣,乃是荀衢家的小奴。他昂首见是荀贞,满脸堆笑,说道:“荀君返来了!是来找我家仆人的么?快请出去。”
“方才到家,特来拜见伯父。”按辈分,荀贞是荀绲的族侄。
院门为悬山顶,正脊矗立,两边呈坡状倾斜,檐头延长在外,铺着卷云纹的瓦当。瓦当俗称瓦头,是处於屋檐部位最下一个筒瓦的端头,上面常有装潢性的图案或笔墨,服从是既便於从屋顶上漏水,又起着庇护檐头的感化,同时还能增加修建物的美妙。
荀衢家的宅院很大,前后三进。
他的父亲荀昙、叔叔荀昱皆名重一时,天下皆知,觉得名流,但终究因党锢之祸,一个归隐、一个被杀。人们猜想这或许是他之以是会如此感慨的启事。
荀贞和荀绲诸子的干系平常,虽为本家,共住一里,平素的来往并未几,听得荀绲不在,便告别拜别。荀绲的宗子没有留他,等他分开,关上了门。
亭子是四角攒顶,下有平台,内置卧榻。四周环抱修竹花草。现在春季,花多残落,竹子未几,稀稀少疏的,但错落有致,有的竹叶还泛着绿色,有的已经变黄了。
亭中只要一榻,虽够两人坐,但不便利。荀衢干脆也不坐了,靠着亭柱,分开腿,箕踞卮边,号召荀贞坐到劈面。两个侍女取回长剑,要去拿酒樽、下酒菜,被荀衢制止,命她们尽管持续鼓乐歌颂。曲尺状的石磬上浊音再发,柔嫩的歌喉里挽歌复起。
“家君前几天带着吾家诸弟去了许县拜访太丘公,至今未归,以是由吾暂看家门。”荀绲的宗子年近四旬,遵循风俗,早就与荀绲分炊别居了。
亭园的左边是一座阁楼,右边是一个高台,二者之间有回廊相连。
一声闷响,荀贞投掷出的长剑撞在了先前长剑的柄上,虽将之又往前推动了几寸,但却终没能随之刺入竹身。
上午的阳光映入亭内,光芒中浮动着微尘。
剑要比箭矢重多了,又没弓可放,全凭一点感受。初学者因把握不好力度,或者投过,或者不及,又或者投偏,又或者不能保持剑尖在前。荀贞也是练习了多年,方才略故意得。
《薤露》是一首挽歌,传自汉初田横的门人。田横他杀后,其门人伤之,为作悲歌。前汉武帝时,李延年将之分为两首,一个便是侍女正在唱的,一个则是《蒿里》。《薤露》送王公朱紫,《蒿里》送士大夫、庶人,送葬时,使挽柩者歌之。
荀衢性旷达,性子旷达的人常常不拘末节,因为不拘末节以是不会粉饰本身的癖好,即便会是以引发别人的惊奇也不在乎。荀衢便是如此。他平生两大爱好,一则喝酒,二则听人击磬、唱挽歌,听到动情时,常常泪流满面。
荀衢固然好饮,酒量却很浅显,多数卮酒下肚,已然微醺。他伸直了腿,一手拿酒樽敲击铜卮,另一手挥袖说道:“剑已击,酒已尽。去,去!”
……
“又不是你家的竹子,你可惜甚么?”
荀淑一脉秉承荀淑的风格,“财产每增,辄以赡宗族、亲朋”,以是地步、家资遍及未几,乃至有的支脉可称贫困,比如荀淑的宗子荀俭,位列八龙之首,归天的早,因为“家贫无书”,乃至他的儿子荀悦不得不去别人家借阅。比拟荀悦家,荀绲家好一点,前后两进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