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睁大了眼听荀贞说完,回刀入鞘,膜拜昂首在荀贞脚前,大声说道:“丈夫当为万人敌!邓愿为万人敌,为君马前驱,效死君前!”
皇甫嵩答道:“此一时,彼一时也。”
“皇甫将军乃万人敌也!我让你去看他攻城,就是想让你学学他的敌万人之术!”
皇甫嵩笑对文太守说道:“贵郡人才济济!”问戏忠,“戏君表字为何?”
“忧他会逃。他两次遣兵都未能度过滍水,他会不会是以干脆放弃昆阳,单独逃遁?”
皇甫嵩来前,帐中诸人相互有熟悉的都在小声群情战事。皇甫嵩来到,世人也仓猝各自归席,帐内静了下来。
孙坚哈哈大笑,说道:“贼兵负隅死战,这几天打得甚是酣畅称心,只惜不能与贤弟并肩齐力!”
荀贞和部下诸将皆没有太多的兵戈经历,要想尽快地进步才气,只要便打便学,是以,这几天,每当傍晚出兵后,荀贞都会把部将们十足调集起来,总结明天围、攻的经历与经验,并让去观赏过皇甫嵩攻城的人给大师讲一讲皇甫嵩是如何攻城的,以及他们从中学到了甚么。同时,他也趁机给部将们讲一些当代的攻城战例,并做了一个简朴的城池沙盘,定下了几条法则,让诸将分红两派在沙盘上推演攻守,由他和戏志才做裁判。
“皮外伤,算得甚么?不迟误攻城杀贼!贤弟,我传闻你这两天佯攻得不错,杀伤了数百贼兵。围城四周,三面佯攻,佯攻的这三处就数你杀贼杀得最多了!”
皇甫嵩在说出这个战略前整整考虑了两天两夜,此时听了朱俊的话,他说道:“是啊,就是是以,以是我一向游移难定。”
历数以往经历,刘邓杀波连、从荀贞击敌,无往倒霉,何曾受过如许的波折?愤怒憋屈。
他瞪着正在城上喝彩的黄巾士卒,挥动手中尚未归鞘的环首刀,用力朝边儿上的小土堆上砍了两下,似欲借此将气愤宣泄出来,恨恨地说道:“攻了两次都没能登上城头!头一回只两步就能上去!却还是被逼下来了。可爱,可爱!没能上去,便宜了这帮贼人!荀君,我明天就不去看皇甫将军攻城了?我接着带队攻城!明天必然登上城头!”
荀贞对此了然,抬眼望了望城上,黄巾军士卒第三次打退了他们的打击,有的因为疲累瘫坐地上,倚着城垛安息,有的把兵器抛起,喝彩高叫。
江禽、刘邓应诺。
荀贞板起脸,说道:“逞勇登城,与贼搏斗,此匹夫之勇也。你现在曲直长了,带着几百人,部下皆为我部精锐,号为‘陷阵’,如何还能逞匹夫之勇呢?再有力量,再悍勇,凭你一人,你能打下昆阳么?”
他问诸人的定见:“诸位如何看?”
“不错。”皇甫嵩点头,说道,“诚恳说,我不担忧攻城,贼兵虽负隅顽抗,斗志颇坚,然我军连攻三日夜,贼兵伤亡惨痛,今天下午,我发明守城的已不但是精干贼兵,有一些妇孺老弱也上阵了,或许最多再有两三天,我军就能攻陷昆阳了。昆阳不敷忧,可忧者是波才。”
皇甫嵩笑道:“谈不上‘定见’,不过确切有了点设法。”
帐中坐了十几人。戏志才缓慢地看了一圈,轻笑对荀贞说道:“军中凡六百石以上者皆在了。贞之,只要你是百石啊!”
荀贞带着江禽、刘邓等人来到自家帐中,正要令程偃去召诸将来,帐外来了一人,倒是朱俊传达皇甫嵩的号令,令他去皇甫嵩的帅帐里议事。
撤到军中,江禽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扭头望向城头,啐了口,对荀贞说道:“贼兵发了疯,如何打都死守不退。前天、明天、明天,我们前后佯攻了三次,算起来,如何也得杀了两三百的贼人,却连城头都没摸上去过一回!比起打襄城、郏,此次太吃力了。比守阳翟时还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