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 第26章 千字文(1)
【译文】
[1]柰(nài):沙果,即花红。[2]鳞:泛指鱼类。[3]羽:泛指鸟禽类。[4]翔:翱翔。
【注释】
[1]龙师:指伏羲氏,因他用龙给百官定名,人称龙师。[2]火帝:指神农氏,因他用火给百官定名,人称火帝。[3]鸟官:指少昊氏,因他用鸟给百官定名,人称鸟官。[4]人皇:传说中的三皇之一。生有九个头,驾着六只大鸟,乘着云车。
[1]学优:语出《论语》中“学而优则仕”。[2]甘棠:语出《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相传西周时,召伯巡查南边,曾于甘棠树下理政办公,后用“甘棠”来描述对官员的奖饰。
【注释】
脾气安静淡定,情感就温馨安闲;心为外物所动,精力就怠倦不堪。保持仁慈的本性,满足就会对劲;追逐物质的享用,意志就会阑珊。对峙保守高雅情操,不被高官厚禄所迁累。
【译文】
金生丽水[1],玉出昆冈。剑号巨阙[2],珠称夜光[3]。
[1]傅训:徒弟的训导,教诲。[2]奉:遵循。[3]仪:端方礼节。[4]诸:各位。[5]犹子:侄子。
寒来暑往,一年四时。春季收割庄稼,夏季储存粮食。历法编年用闰月闰日来调剂,乐律上用律吕来调度时序阴阳。云气蒸发,遇冷就构成了雨,夜里露水遇冷就固结成霜。
向圣贤看齐,敬慕他们的德行,禁止本身的私念,才气成为圣贤之人。德行建立起来了,名声天然随之而来,就像形体端庄了,仪表天然就堂堂正正了。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1]悲丝染[2],诗赞羔羊[3]。
贤明君王坐在朝堂,向大臣们扣问治天下的良方,垂衣拱手,有为而治,考核百官,论功彰显。他能恋慕百姓百姓,使戎族和羌族等四方诸族都昂首称臣。普天下江山同一,不管远近,四海归一。
对人要有仁垂怜悯之心,别人需求帮忙时不要等闲丢弃。时令、公理、廉洁、谦让这些品德,即便是遭受波折、颠沛窘境,也不能亏缺。
推位让国,有虞[1]陶唐[2]。吊民讨伐,周发[3]殷汤。
[1]垂拱:垂衣拱手,意义是不做甚么。用作奖饰天子有为而治的话语。[2]平章:意指辩白彰明,论功行赏。[3]黎首:百姓百姓。[4]率宾:率土之滨,意指四海以内。
学业优良就能仕进,能够利用权柄参与国政。周人记念召伯的德政,召伯活着时曾在甘棠树下理政。他虽已拜别,百姓却更加记念与称道他。
六合玄黄[1],宇宙洪荒[2]。日月盈[3]昃[4],辰宿列张[5]。
【注释】
女慕[1]纯洁,男效[2]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3]彼短,靡恃己长。
【注释】
[1]守真:保持朴拙的本性。[2]逐物:追逐物质利欲。[3]好爵:高官厚禄。[4]縻(mí):牵系,束缚。
乐器的利用会因人们身份贵贱而有所分歧,礼节的利用会因人们职位的凹凸而有所辨别。上高低下要敦睦相处,伉俪要一唱一随,协调和谐。
[1]殊:辨别,分歧。[2]礼别尊卑:礼节要区别人的尊卑。[3]唱:倡导。[4]随:跟从。
《千字文》的成书年代是在南北朝梁武帝时,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奉皇命从王羲之书法中拔取1000个字编辑成文,用来教诲皇家子孙。周兴嗣绞尽脑汁,用了一夜时候煞费苦心编好了中国教诲史与文明史上的典范之作,是为《千字文》。文章四字一句,压韵整饰,朗朗上口,便于传授和背诵,文采上独领蒙学读物风骚,可谓训蒙长诗。因为历代书法大师爱好誊写《千字文》,如宋徽宗、赵孟頫等,他们的作品传播很广,书体与气势各别,影响很大,无疑也促进了《千字文》在官方的传播,进步了《千字文》的着名度,也为世人留下了巨大的艺术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