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伤寒杂病论 > 第2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我的书架

柴胡加芒硝汤方:

(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89)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110)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未几;大便已,头卓但是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贱故也。

(105)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当者,大便当?革更?,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112)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60)下以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以是然者,以表里俱虚故也。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成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苓半斤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擘

麻黄去节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桂枝各三两,去皮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

(37)太阳病,旬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12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成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调胃承气汤。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香豉四合,绵裹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127)太阳病,小便当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成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100)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茯苓四逆汤方:

右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 甘草各二两,炙

(61)下以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温馨,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

(104)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消汤主之。

(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推荐阅读: 轮回神帝     郡主是孤心上朱砂     霸道兵王在都市     仙侠奇缘之天魔星     从今天开始成为神豪     史莱姆研究者     顾少的鬼眼萌妻     仙界也疯狂     全能小村医     神医毒后,极品大小姐     都市修仙异闻录     我的头发能入梦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