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伤寒杂病论 > 第8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我的书架

乌梅丸方:

(351)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出汗,四两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黄蘖六两

(342)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348)发热而厥,七日倒霉者,难堪治。

(335)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346)伤寒六七日倒霉,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380)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以是然者,胃中酷寒故也。

(369)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372)下利腹胀满,身材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略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干姜黄苓黄连人参汤方: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377)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345)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右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359)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354)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368)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卒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360)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361)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一云设脉浮复紧)

(353)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330)诸四逆厥者,不成下之;虚家亦然。

(358)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328)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干姜三两,能人可四两

(371)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381)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倒霉,利之即愈。

(334)伤寒,前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不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为痹。

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擘。十二枚,一法

白头翁二两黄蘖三两黄连三两秦皮三两

(347)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成下;此亡血,下之死。

(367)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当归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桂枝三两,去皮细辛三两生姜半斤,切吴茱萸二升大枣二十五枚,擘

(370)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375)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376)呕家有痈脓者,不成治呕;脓尽自愈。

推荐阅读: 快穿之男配不哭本宫疼你     妖孽帝王慵懒后     僵尸西游     王妃不乖:高冷王爷请淡定     主宰九天     黎成上仙     极品高手俏佳人     霸道总裁请轻宠     一生错爱1     盛世风波     最强少掌门     罪恶之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