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山归位拳”平素虽极少利用,但他每日勤修苦练,从没一刻迟误,早已练的非常精熟。此时见阿兀转到左边,当即左拳一挥,兜向阿兀后脑,右手半握,却奔阿兀小腹而去。这一招叫做“卫公移塔”,北固山素驰名塔,相传系唐卫公李德裕所建,那塔挺直如笔,雄浑似峰,夏侯南遵循铁塔创了此招,摆布两拳迅捷非常,前后同至,已将仇敌围在双拳当中。只是招式固然威猛,本身胸腹却也留给了对方,固然能毙敌致胜,本身却也必将重伤。当初夏侯南修练之时曾几次研讨,自发若想增大能力,不免会留马脚,便干脆不顾本身存亡,只求能够败敌,他给拳法起名为“三山归位拳”,原有与敌同归于尽之意。这时使将出来,能力顿时大了一倍。
娄之英在店中暗自捉摸:“本来此人便是夏侯南,难怪一见便觉气度不凡,豪杰了得。他若胜了天然最好,不然定要帮他一帮,总不成眼看这些百姓受人欺辱。只是……,只是这阿兀如此短长,我却能不能敌他得过?”但见夏侯南招势凌厉,一拳快似一拳,大有排山倒海之势;阿兀则以虚击实,不去抵其锋芒,但举手投足之间,颇具大师风采。娄之英看了一会,情不自禁对二人产生敬佩。
阿兀一动不动,正自调匀气味。夏侯男道:“兀兄,你我……”刚开口说了半句,只觉双臂由指向心一阵发麻,满身冰冷有如坠入冰窖,剩下的话再也说不出口,只得咬紧牙关御气化解。
阿兀暗忖:“刚才和他平局过招,未见其有过人之处,何故现下如此胸有成竹,莫非他另有绝技未曾使出?啊,是了,他怕我有大援在后,要先用言语挤兑住我。嘿嘿,纵使你有绝技,莫非我便怕你不成?”自恃百招以内即便不能取胜,但安身不败终是轻易,便要出言应战,忽听一人说道:“都尉,你想应战,可有必胜掌控?”扭头一看,倒是先前鞭打青年的那名金兵。
夏侯南虽是扬州船帮之主,却自幼善于镇江。镇江素有三山闻名天下,分为金山、焦山与北固山,夏侯南幼年时多有游历,厥后他得遇名师,学了一身惊人技艺,总觉所学武功虽高,却皆是前人所创,没有半点新意,因而遵循故乡名山的阵势形状,自创了一套拳法。初时只是为了好玩,到得厥后愈练愈是对劲,遂将诸般窜改化繁为简,去粗存精,定名为“三山归位拳”。这套拳法是他压箱底的成本儿,四十多年也只用过一次,本日目睹情势危急,当下把心一横,将这冒死的招式发挥开来。
夏侯南一击未中,不等阿兀站直身子,两拳直伸,齐齐推向阿兀胸口。这一招叫做“焦光浮玉”,传说东汉末年,陕中高士焦光隐居镇江高山,由此而得焦山之名。那焦山绿波环绕,林木蓊郁,青草如茵,满山苍翠,宛然碧玉浮江,是以又被称作“浮玉山”。夏侯南这一招深符焦山神韵,两拳相并埋没内力,如同碧波围山,叫仇敌避无可避。只是双拳过于集合,胯骨的“髀关穴”,两肩的“巨骨穴”却尽数卖给了仇敌。阿兀见他又是一招冒死招式打来,拳带风声,晓得这一拳凝集了极大内力,本身纵使向后急跃,也会被拳风扫到。到时固然不受重伤,但这百招之比,只怕便要败了。现在别无他法,只要运劲于掌,对着夏侯南双拳拍了畴昔。两人内力订交,相互皆退了开去,阿兀更是借此向后跃出丈余。
夏侯南哈哈大笑:“兀兄,才拆到四十七招,便认输么?”
阿兀目睹他两拳齐到,胸腹间却毫无防备,晓得这是冒死的打法,本身和他无怨无仇,可不能如此送了性命。当下不及细想,两腿一曲,右肘在地上一撑,就此滚在一旁。这一下固然闪的狼狈,可总算躲过了这雷霆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