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汉姓厉名知秋,乃是武夷山桃源观观主余仙的顶门大弟子。余仙自号杏林先生,武功即强,医术又高,常日里经常救死扶伤,在江湖中很有声望,被称为“再世仲景”。厉知秋久随恩师,早已尽得其真传,近年来余仙年事渐大,在江湖中走动的少了,厉知秋便负担起桃源观出诊之责。固然来往驰驱非常辛苦,但这些年走遍山川大河,多有游历,倒也能得意其乐。
也不知睡了多久,忽听模糊有车辙转动的吱吱之声,间或异化着人声对话。厉知秋探头一看,竟是白天碰到的那伙绿衣人。本来毕竟这些人数量浩繁,又兼赶着大车,以是行进不快,天然落在厉知秋的背面。
沈一铭病症虽重,但厉知秋学医十余年,天赋既高,人又勤奋,任何疑问杂症在他眼里不太小病小恙。他略施妙手,便即药到病除,又在临安小住数日,沈一铭渐渐病愈,口中不住称谢,除了诊费,另奉上重金酬谢,自不在话下。
这一日行到长江之畔,雇船过江以后,他迈着大步疾行了一阵,途径渐窄,向左一看,但见江中水流湍急,对岸阵势险要,本来已到了天险采石矶四周。厉知秋心道:“当年太祖派大将曹彬攻取南唐,便是取道这长江天险,攻其措手不及。而两年之前,金主完颜亮南侵我大宋,却在这采石矶吃了大亏。可见便是天险,也晓得适应天道,偏帮那王者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