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兆执徐三年。
徒维执徐三年。
祝犁协洽二年。
大馀十七,小馀六百三十四;大馀二十七,无小馀;
闰十三
十二
大馀五十一,小馀七百四十七;大馀十二,无小馀;
大馀二十八,小馀四百六十一;大馀五十,小馀八;
大馀五十九,小馀二百三十五;大馀五十九,小馀八;
闰十三
大馀三十七,小馀八百六十九;大馀四十七,小馀八;
端蒙赤奋若四年。
十二
十二
大馀七,小馀十一;大馀二十一,无小馀;
商横涒滩三年。
大馀十五,小馀七百九十八;大馀三十四,小馀十六;
十二
焉逢执徐四年。
十二
端蒙大渊献四年。
大馀五十九,小馀三百七十九;大馀十六,小馀十六;
十二
十二
十二
十二
闰十三
十二
十二
△正西
大馀三,小馀一百九十五;大馀十八,小馀二十四;
焉逢摄提格太初元年。
大馀四十四,小馀一百七十五;大馀七,小馀十六;
端蒙协洽三年。
至孝文时,鲁人公孙臣以终始五德上书,言“汉得土德,宜更元,改正朔,换衣色。当有瑞,瑞黄龙见”。事下丞相张苍,张苍亦学律历,觉得非是,罢之。厥后黄龙见成纪,张苍自黜,所欲论著不成。而新垣平以望气见,颇言正历服色事,贵幸,后反叛,故孝文帝废不复问。
少皞氏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扰,不成放物,祸菑荐至,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古常,无相侵渎。
闰十三
大馀五,小馀三十一;大馀十一,小馀八;
大馀三十五,小馀三百二十八;大馀五十四,无小馀;
十二
端蒙作噩本始元年。
十二
大馀二十一,小馀四百五十;大馀二十九,小馀八;
闰十三
大馀十,小馀六十二;大馀二十二,小馀十六;
右历书:大馀者,日也。小馀者,月也。端蒙者,年名也。支:丑名赤奋若,寅名摄提格。干:丙名游兆。正北,冬至加子时;正西,加酉时;正南,加中午;正东,加卯时。
十二
尚章大荒落元康元年。
商横摄提格二年。
端蒙大荒落甘露元年。
大馀一,小馀三百五十九;大馀二十六,小馀八;
焉逢困敦三年。
横艾涒滩始元元年。
尚章单阏三年。
大馀四十四,小馀七百三十六;大馀五十一,无小馀;
△正东
大馀五十六,小馀一百八十四;大馀五十七,小馀二十四;
十二
徒维敦牂天汉元年。
大馀五十,小馀五百三十二;大馀三,无小馀;
横艾摄提格二年。
闰十三
彊梧赤奋若六年。
太史公曰:神农之前尚矣。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动静,正闰馀,於是有六合神祇物类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灾害不生,所求不匮。
游兆执徐二年。
大馀五十五,小馀四百一十九;大馀五十七,无小馀;
大馀四十一,小馀一百二十四;大馀六,无小馀;
徒维敦牂四年。
十二
大馀十九,小馀六百一十四;大馀三十六,小馀二十四;
大馀三十四,小馀一百一十三;大馀四十五,无小馀;
横艾困敦三年。
幽、厉以后,周室微,陪臣在朝,史不记时,君不告朔,故畴人后辈分离,或在诸夏,或在蛮夷,是以其禨祥废而不统。周襄王二十六年闰三月,而春秋非之。先王之正时也,履端於始,举正於中,归邪於终。履端於始,序则不愆;举正於中,民则不惑;归邪於终,事则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