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记 > 第69章 张仪列传

我的书架

“故为大王计,莫如为秦。秦之所欲莫如弱楚,而能弱楚者如韩。非以韩能彊於楚也,其阵势然也。今王西面而事秦以攻楚,秦王必喜。夫攻楚以利其地,转祸而说秦,计无便於此者。”

厥后二年,使与齐、楚之相会齧桑。东还而免相,相魏觉得秦,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魏王不肯听仪。秦王怒,伐取魏之曲沃、平周,复阴厚张仪益甚。张仪惭,无以归报。留魏四岁而魏襄王卒,哀王立。张仪复说哀王,哀王不听。於是张仪阴令秦伐魏。魏与秦战,败。

“大王尝与吴人战,五战而三胜,阵卒尽矣;偏守新城,存民苦矣。臣闻功大者易危,而民敝者怨上。夫守易危之功而逆彊秦之心,臣窃为大王危之。

“且夫从人多奋辞而少可托,说一诸侯而成封侯,是故天下之游谈士莫不日夜搤腕横眉切齿以言从之便,以说人主。人主贤其辩而牵其说,岂得无眩哉。

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令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款项,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觉得客卿,与谋伐诸侯。

“大王不事秦,秦下兵攻河外,据卷、衍、酸枣,劫卫取阳晋,则赵不南,赵不南而梁不北,梁不北则从道绝,从道绝则大王之国欲毋危不成得也。秦折韩而攻梁,韩怯於秦,秦韩为一,梁之亡可立而须也。此臣之所为大王患也。

“为大王计,莫如事秦。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臣闻之,积羽沈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故愿大王核定计议,且赐骸骨辟魏。”

“今秦楚嫁女娶妇,为昆弟之国。韩献宜阳;梁效河外;赵入朝渑池,割河间以事秦。大王不事秦,秦驱韩梁攻齐之南地,悉赵兵渡清河,指博关,临菑、即墨非王之有也。国一日见攻,虽欲事秦,不成得也。是故愿大王孰计之也。”

张仪相魏一岁,卒於魏也。

“秦西有巴蜀,大船积粟,起於汶山,浮江已下,至楚三千馀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馀里,里数虽多,但是不费牛马之力,不至旬日而距扞关。扞关惊,则从境以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秦举甲出武关,南面而伐,则北地绝。秦兵之攻楚也,危难在三月以内,而楚待诸侯之救,在半岁以外,此其势不相及也。夫弱国之救,忘彊秦之祸,此臣所觉得大王患也。

“凡天下彊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邦交争,其势不两立。大王不与秦,秦下甲据宜阳,韩之上地不通。下河东,取成皋,韩必入臣,梁则从风而动。秦攻楚之西,韩、梁攻其北,社稷安得毋危?

苴蜀相进犯,各来垂危於秦。秦惠王欲出兵以伐蜀,觉得道险狭难至,而韩又来侵秦,秦惠王欲先伐韩,后伐蜀,恐倒霉,欲先伐蜀,恐韩袭秦之敝。踌躇未能决。司马错与张仪争辩於惠王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秦要楚欲得黔中地,欲以武关外易之。楚王曰:“不原易地,原得张仪而献黔中地。”秦王欲遣之,口弗忍言。张仪乃请行。惠王曰:“彼楚王怒子之负以商於之地,是且甘心於子。”张仪曰:“秦彊楚弱,臣善靳尚,尚得事楚夫人郑袖,袖所言皆从。且臣奉王之节使楚,楚何敢加诛。假令诛臣而为秦得黔中之地,臣之上原。”遂使楚。楚怀王至则囚张仪,将杀之。靳尚谓郑袖曰:“子亦知子之贱於王乎?”郑袖曰:“何也?”靳尚曰:“秦王甚爱张仪而不欲出之,今将以上庸之地六县赂楚,以美人聘楚,以宫中善歌讴者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不若为言而出之。”於是郑袖日夜言怀王曰:“人臣各为其主用。今地未入秦,秦使张仪来,至重王。王未有礼而杀张仪,秦必大怒攻楚。妾请子母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肉也。”怀王悔怨,赦张仪,厚礼之仍旧。

推荐阅读: 记忆直播:我在诈骗园区那些年     太古第一仙     然后和初恋结婚了     神话天书     废土崛起     [异世]兵器制造师     邪皇追妻,爱妃好幸孕     妙手狂医     重生之逍遥人生路     心尖上的你     神道丹尊     灵魂契约:恶魔的复仇天使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