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站在那儿,身子骨细伶伶的,有着这个年纪女孩儿特有的光鲜水灵。鸦黑的头发只在一边儿挽了个攥儿,剩下的梳成了辫子垂在脑后。身上没带甚么金饰,只带了一副海棠花儿银耳笼,不施粉黛清清爽爽的。
周太太听了,有些惊奇的打量了一下还是低头立着的姚琇莹,内心对这女孩儿的感观又好了几分。她顿了顿,才又笑道,“如果平常,自是有些多的。可如果接了徐徒弟的班儿,将我那副插屏绣出来,这十两银子可就未几了。”姚琇莹的踌躇,她也晓得为着何事,便又跟了一句,“这月你如果留下,便不消在绣房上工,只每日在我这正房给我绣这插屏便可。劳累的时候,在我这院子后的小花圃里逛逛。我这里不是那些闲杂人能进的来的,你且放心。”
她既这般说了,姚琇莹终是点了头。
周家大少爷岁末结婚,各院子添置新物件,帐子绣幔那都要重新置换过。外头喜铺子里卖的东西,周太太瞧不上,家里绣娘的绣工那是自个儿鉴定过的,以是这会子绣房里除了几个技术略微差点的,都在为大少爷的婚事繁忙。
这个月实在人为很多,姚琇莹内心还是想再多做一个月的。
只是厥后产生了件事儿,让她再次果断了心机。
“做得好好儿的,怎就不做了?”内心考虑了半晌,张氏笑眯眯的开口问道,“但是人为少了些?或是那里不衬意?”
那小厮不知自个儿哪句说的不对,让姚琇莹一下子翻了脸,见她要合窗子急的几步窜到了窗前,堪堪在窗子合拢之前,将一个纸包儿扔了出去。
溧水城里的大户们,都以有一副她的绣作为荣。如果能得了她的指导,今后在女工之上,倒也能成些气候……
那小厮警戒的看了看四周,这才对她道,“是三少爷叫我来与你说说。现在二少爷和林更一家子都被太太遣到乡子里收货去了,获得下月末之前才气返来。便是返来,想是能安稳些光阴。三少爷叫你不必太忧心,如有甚么烦忧的事儿,便去寻他。”
而在这以后的几日里,那周家三少爷与小厮也再未呈现,这桩事倒也算是了了。目睹着这月只剩下三五日工夫,姚琇莹便寻了周府绣房新的管事娘子,只说让账房结账,她做完这个月便不做了。
只是,这坠子瞧着便贵重,她与那三少爷更是素不了解,怎能收受人家这般贵重的物件。
姚琇莹愣了愣,思起确然有这么回事。
说完这句,他在窗外又等了一会儿,见内里一向没甚么动静,这才低头沮丧的离了此处。
姚琇莹听了便几次蹙眉,她与那三少爷半点干系也无,如有烦忧的事儿,怎就要去寻他。她听了这小厮的话,心中已然有些不虞,也不作声便要合上窗子。
那日她顺手拉了个绣娘替她告了假,只说身子不爽方便回了家。展转一夜后,第二日到底还是又去周家上工。每日与她同去周家上工的胡大婶儿并未发觉出非常,应是周家二少爷那事并未张扬开来,这让她也松了口气。
管事娘子先头并未在乎,随口应允了她,只在月末回事的时候在周太太面前提了一句。没想到周太太听了,竟上了心,便将她唤到了花厅说话。
待到了周家,进了绣房便传闻了绣房的管事娘子林更家的两口儿全要跟着二少爷去翠岭乡收货,此时已然卸了绣房的差事,不再是绣房的管事。
绣房活计重,都是手头上的活儿,做活时不能挪窝,绣娘们又有很多与姚琇莹普通是签短契的,并不是周家的丫环。也因着如此,常日里做活计时,绣娘们三五成群的最爱聚在一块儿论人是非。
她原也曾见过姚琇莹的亲娘,只那是十多年前的事儿了,那会儿姚琇莹的亲娘还是个未出阁的小女人,且是姨娘所生的庶女。她也并未多看两眼,只印象里不是个面貌超卓的。现在这闺女这般好边幅,看来是随了她阿谁秀才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