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楞严经疏 > 第19章 (19)

我的书架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 独一至心本无妄法

系快意珠 圆明觉性也

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始觉应时。本未曾动。今无始静也。法华中亦有此喻。彼约结缘。此约本有。意分歧耳

由不勤求无上觉道。爱念小乘。得少为足 无上觉道如宝所。小乘涅槃如化城。但恋权乘。不求究竟。得少为足。故发尘劳 二释别疑二。一释满慈疑妄因二。一伸疑

虽实贫困。珠未曾失 虽流存亡觉性常然

于意云何。此人何因无端狂走。富楼那言。是民气狂更无他故 心狂而走。无别以是。故无他故。强生别离。故称为妄。岂别有因 二约法正明三。一就名责因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四(之一)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四(之二)

忽有智者唆使其珠 佛为开示

立即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现说。杀盗淫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从人得 如文 二正生难

汝但不随别离人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 烦恼为缘。能润业故。杀等为因。恰是业故。别离是识。能生烦恼。三种相续是所别离。别离此三故云三缘。三即缘也。或杀盗淫三之助缘。故三之缘也。别离既亡。业因不作。于三界中狂心自歇。故起信云。统统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又云。以阔别微细念故。名究竟觉。念即别离也。由是一念不生即名为佛。即斯义也 二显自真体

如有天然。如是则明天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无生灭者名为天然 设若我教。有天然者。岂存生灭名为天然。今汝所明天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何名天然。夫天然者必无生灭。故云无生灭者名为天然 二举况重明

汝与众生亦复如是。宝觉至心各各美满。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 汝与众生合前琴等。宝觉至心合前妙音。按指约喻指法。即无生智。合无相理。大用现前。即前云。我以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乃至于中一为无量等。汝暂举心等合前无妙指也。即前云。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等。言海印者。大集经云。阎浮统统色像。大海皆有印文。喻佛如来法身性海普现统统妙用之光也 四结斥

本狂天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际狂何所潜。不狂天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 若汝执言。既非人缘即属天然狂亦天然不狂亦天然者。初破狂天然。月朔句牒。次一句定。未狂下二句破。如文。不狂下破不狂天然。初句牒。头本下破。此显一真之体尚无真妄之异岂立人缘天然。斯则亦显妄无因也 三结归悟旨

世尊。此义何独我等幼年有学声闻。今此会中大目揵连及舍利弗须菩提等。从老梵志。闻佛人缘。发心开悟。得成无漏 老梵志者。并是年长。从外道来。闻佛人缘。翻邪入正。得成无学也 四结同邪

如何人间三有众生及出人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说话入佛知见 境地奥妙。心言叵测。凡夫着事。偏小滞空。俱所知心。莫及斯境。故圆觉经云。但诸声闻所圆境地。身心说话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地。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着。以循环心生循环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 二举喻

佛告阿难。即如城中演若达多。狂性人缘若得灭除。则不狂性自但是出。人缘天然理穷因而 若狂性人缘得除。不狂自但是出。所计不出斯意。故云理穷因而 二就疑互五破二。一双破人缘天然二。一以人缘破天然

推荐阅读: 江山之锦绣万里祭红颜     嫡女之嫣入心妃     以婚试爱     全球警戒     修真小神农1     废土国度     最佳二传     女装成王     近身特工1     神血武帝     帝王的邪魅王后     念锦归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