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楞严经疏 > 第39章 (39)

我的书架

阿难。诸人间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诸妻妾恩爱。于邪淫中间不流逸。澄莹生明。命终以后邻于日月。如是一类名四天王天 不求常住即不修改觉也。无定力故不能舍爱。有善戒故心不流逸。善根力故心澄身明。此则澄莹欲心产生明性。此性命终。生须弥半。邻日月宫。统统天众皆此天管 二忉利天

天下身心统统圆净。净德成绩胜托现前归寂灭乐。如是一类。名遍净天 前虽彻意地乐。止在身心未名为遍。今则遍于依正。乐净圆融。天下身心无处不遍。殊胜妙乐以成净德。言胜托者即此净乐。是彼行者所依胜处。证此乐故名之为归 二结

阿难。其次梵天。统摄梵人。美满梵行。澄心不动。寂湛生光。如是一类名少光天 王为梵主。故云统摄。戒定慧具。故云美满梵行。此结前也。澄心下正明此天放心转胜。故云澄心不动。定光亮发。故云寂湛生光。二禅已上。离觉观故。无有说话。但以放心发光。以光胜劣分其位次。此天喜相初生。慧光尚劣。名少光天 二无量光天

若于先心。双厌苦乐。精研舍心。相续不竭。圆穷舍道。身心俱灭。心虑灰凝。经五百劫 此正明也。若带异计。六行伏惑。渐厌渐舍。至福爱天得舍圆融。舍心相续。遍穷舍道。舍心亦亡不计身心。故名俱灭。此计无想为涅槃也。以此舍心为便利入无想定也。初舍粗心入于微心复舍微心入微微心。从微微心常修不息。便入无想。此皆修因也。心虑下即无想报。命终果报生无想天。寿命五百大劫。想心不可。故名灰凝

光光相然。晖映无尽。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类名无量光天 畴前少光。更发多光。光相转增名光光相然。光相圆明映十方界。境随光净遍成琉璃。由定渐增。定光发照必无涯际。名无量光 三光音天

二色界者。以此界中依正二报色法殊胜。从胜为名也。通名梵世者。梵是净义。离欲染故。禅所生故。异散动故。此界总有一十八天。若俱舍云。三静虑各三第四静虑八。即除无想也。依大众部。与今经同。即加无想 文三。一总指

阿难。此三胜流。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非正修真三摩地。安隐心中欢乐毕具。名为三禅 具大随顺者。一是随顺胜定二是离于忧喜。忧喜望乐俱为所厌。但是违境。故非随顺。今此妙乐人间第一。更无过者。方是随顺具足之义。安隐心中欢乐毕具者。意地异熟随顺安闲。乐极于此。纯一无杂。名为毕具。以此三禅名离喜妙乐地故。此地禅支具有五种。一舍。二念。三慧。四乐。五一心支 四四禅者。然此一地总报业但有三品。感下三天。其无想天但是广果天中别报。凡夫境地上极于此。五不还者。自是贤人杂修静虑。资广果天故业令五品殊胜。只于广果总报之身生彼五天。与凡夫分歧。由是向下别为一段 文二。一四底子二。一释四。初福生天

阿难。此四胜流。统统人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虽非有为真不动地。有所得心折从谙练。名为四禅 此第四禅离八灾患胜下地故。名不动地。然有劫数。寿尽须舍。故云非真不动。俱舍云。然彼器非常。情俱生灭故。凡夫修定味着受生。名有所得。定慧均平能舍苦乐。胜下诸天。名服从谙练 二五不还天三。初标示

阿难。此三胜流。统统忧愁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 二禅三天又胜下位。故名胜流。以得极喜。故云统统忧愁所不能逼。初禅虽得喜支。极喜未生。在身粗故。但得离苦。犹有忧喜相对。今此二禅。定水润心慧光亮泰。喜支调适忧愁不生。名为定生喜乐地也。粗漏已伏者。忻上厌下但名为伏。以不竭故不名无漏。然此一地具四支林。一内净。二喜。三乐。四一心。行相如常 三三禅二。一释三。一少净天

推荐阅读: 让你代理连长,你全连都成了特战之王?     重生之小玩家     修罗血神     新三国策     进入修真界的作者     快穿之杠上反派大boss!     大小姐的最强保镖     让你炼丹,没让你搓核弹     小如意     两重生     王爷太妻奴     末世最强兵王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