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 以慈摄也。如父嘱子拊背而告。此有三意。一安抚其心令无惊骇。二嘱其谛受令无忘失。三示今许说无有虚妄。故舒其手现慈相也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 心见两门。由兹所问。下既认心不迭。指见谬称。故成二障为缠三空罔契。故下征诘。俾识妄源 二答
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以潜伏根内如琉璃合 结成法喻不齐过也。二过既彰。潜根理丧 二结破
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未曾见有 境不对眼而称见物 二破转计二。一牒计夺破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 转救也。若如前难。令碰甲等。理恐不然。以心能鉴觉。但名为知。眼有照明。方称曰见。若将心知。为目睹者。必无此理。故云非义 二破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腑藏在中。窍洞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今我对佛开目睹明。名为见外。闭目睹闇。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此中立意。复宗归内。最早所计心在身中。佛即推征分歧在内。以不能见身中物故。由此转计身外潜根。及至穷研。二俱不当。再思理道。在内义长。遂立藏暗窍明。责无不见内过。七窍明露五藏黯然。开窍缘明。合眼对暗。明暗若见。表里俱缘。由是在内决无所惑 二约对眼以推破二。一难破二。一破前计二。一双征
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 只知据理直申不觉计宗危矣 三合喻夺破三。一正夺
阿难。汝亦如是 心在身内。如人在堂
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表里中间三处 当今思惟。诚有缘虑。及推所止。三处元非。应知。随境而生。心与境合。境既不一。心亦随多。颇合佛言。必无虚论 二牒计推破二。一正破二。一破无体
比方国王 真性也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 牒也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只陀林。今何地点。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只陀林实在堂外 堂在园中。林居堂外。表里既分。计宗危矣 二定见前后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暗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四破见内二。一约见暗以建立
汝眼已知。身合非觉 又若汝心能见面者。本分身处应无知觉。以在眼根处虚空故。身如有觉。眼必无知。在一不在一。经文巧。略故不言也 四二觉应成两佛破
是心无体。则无所合 既言因法故意。应知心本无体。无体言合。理必不然。一法云何合。斯之谓矣
身心相外自不相干 定其相外。外犹离也。心既离身。不相干与。如前所答一人食时不令众饱
合目睹暗。名为身中。开目睹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内对不成 夺破也。设许合眼对暗名见身中。亦应开眼对明而见自面。内属于暗。尚许返见。面属于明。岂无返见。一成则俱成。一破则俱破。故云若不见面内对不成 二展转纵破四。一在空非内同他破
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清楚瞩外无停滞者。潜根内故 但知妄计。不觉随语过生。下文即破 二破二。一正破三。一蹑喻定其俱见
如同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别离 琉璃喻根。眼喻于识。眼根色净不能碍心。同琉璃碗不碍于眼。随照一境。心随根知。若此建立。乍观可尔。洎乎推破。同喻不成 二据理建立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如同琉璃 略牒语简能够意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