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论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李恪贵为亲王,食邑千户,永业田万亩,自是平生繁华,不愁吃喝用度,但李恪非是安稳之辈,他有夺嫡之心,那他便少不得要花银子的处所,正所谓“天下攘攘,皆为利来。”这天下如魏征那般用银子处理不了的驴脾气毕竟还是极少,李恪若能坐拥盐行之富,行事天然便当很多。
相反的,贺休能在短短数年自海陵县令升任扬州刺史,他在扬州的人脉绝非常人所能推断。
食无盐,则力不振,身痛如肿,脚行不便,凡百姓每日所食,千万离不得食盐。
大业年间,前隋炀帝南下巡幸扬州,筑江都宫、临江宫两处,又另建归雁、回流、九里、松林、枫林、大雷、小雷、春草、九华、光汾十殿,以作南巡之用,一时引为淮南园林之胜,天下闻名。
地盘便是苍保存续之基,而地盘所耕收的便是百姓每日所食的粮食。
王玄策听了李恪的话,顿时明白了李恪的企图。
而李恪从未与盐行的人打过交道,想要威服他们,谈何轻易。
在李恪看来,盐行背后所牵涉着的,不止是贩盐所带来的巨富,另有对东南半壁乃至是大半个关中食盐用度的掌控,足以牵动朝堂,干系甚大。
王玄策点了点头道:“贺休能走到本日,绝非偶合,殿下若能得贺休互助,半个扬州城便定了。”
临江宫位处江都城南十里,也是皇故里林,此前虽因隋亡而稍显式微,但跟着临江宫被赐赉了扬州多数督、楚王李恪,本来显有人迹的临江宫又渐渐地变得热烈了起来。
淮南盐场每年煮海产盐百万石,所出之量占天下半数还多,李恪如果能完整掌淮南盐场,那便是节制了大半个大唐的食盐用度,到了当时,他能给大唐朝堂施加的影响便不止是大要上看起来那般简朴了。
李恪模糊猜到了王玄策所说的是谁,因而问道:“先生所言之人但是扬州刺史贺休?”
然扬州宫殿因炀帝而生,也随炀帝而倒,跟着江都宫之乱,隋炀帝被宇文明及逼宫而死,包含江都宫在内的扬州诸宫也大多毁于烽火,现在只剩多少断井颓垣,独一尚算无缺的便只要李世民赐赉李恪的这一处临江宫,几经补葺后道还能看得出八分当年盛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