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庶子夺唐 > 第十一章 弘农杨氏

我的书架

可当李恪真的站在杨府门外,看着杨府的正门时,却发明,本来杨府正门不过是宽约一丈,暗红色,最为平常的杉木门,而门前悬着的门匾也没有半个字的多余坠饰,只是一块看着很有些年初的古旧木匾,上书柬单的两个字“杨府”!

杨家固然清贵,但李恪却为当朝亲王,现在虽是代其母杨妃前来,但杨府高低也不敢有涓滴怠慢,李恪方一入府,已有人飞奔前去府内传告。

所谓特进,散官之列,官拜正二品,唯以功德赐位特进者,位次三公,见礼如丞相。故而杨恭仁虽以去官,却仍有官身,需以臣礼相见。

李恪问道:“老国公年老,退居华阴,朝中之事也许已偶然过问,但杨家事,老国公总不会不管不顾吧。”

武德九年时,李世民继位,杨恭仁去宰相位,罢吏部尚书,改任雍州牧,为大半个关中名义上的首官,那日李恪请命北上,杨恭仁自也在大殿当中。

楚王李恪将临,这也是杨府门子早就晓得的,他听闻岑长倩之言,自岑长倩手中接过名帖,当即命人开了府门,对李恪道:“还劳殿下和两人大人随小人入府稍待,仆人稍后便至。”

李恪见状,赶紧箭步上前,扶起了正欲下拜的杨恭仁,对杨恭仁:“老国公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弘农杨氏,以西汉丞相杨敞为祖,世居华阴,自汉始,便为当世王谢。

于杨敞玄孙“关西孔子”杨震后,杨震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更是蝉联太尉,时人称之四世三公,与一样四世三公,弟子故吏遍天下的汝南袁氏同执天下世家盟主,一跃而为天下稀有的世家门阀。

李恪在会客的偏厅坐了不过半晌,便有一年过六旬,虽须发斑白,但精力倒还尚好的老者进入了偏厅中。

杨恭仁晓得李恪来此的心机,也晓得李恪这么说的意义,但他却用心绕开话题道:“承蒙陛下错爱,老臣现在已是闲人一个,更兼老迈,朝中之事已有力也偶然多问了。”

杨府的正门与李恪恢弘阔丽的楚王府底子不能比拟,但李恪看着面前这简朴的门脸却不敢有涓滴的轻视。

杨恭仁说话油滑地短长,的确滴水不漏,李恪成心把话题去往朝务之上去引,可杨恭仁却死活不接他的话,实在叫李恪有些无法。

“我乃楚王府文学岑长倩,烦请通报贵府仆人,唐三皇子楚王殿下践约拜见。”到了杨府门外,岑长倩把楚王府的拜帖递到了杨府知客门人的手中,拱手道。

弘农杨氏,千古王谢,哪怕摆在李恪面前的是一间草屋,他又岂敢有半分骄易。

杨恭仁摇了点头,接着道:“臣已经老了,又无曹魏王之志,不敢多问朝中事,但能得暮年安乐足矣。”

但这还远远不是杨氏荣光的全数,自汉末以后,经权倾朝野的西晋三杨,再到北魏杨播、杨椿兄弟,乃至到了杨坚、杨素的手中,弘农杨氏一跃而成皇族,显赫一时。

李恪道:“老国公得我大唐两朝帝王看重,引为臂膀。岂不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言,老国私有济世安民之能,如果甘居华阴一地,难道我大唐之失,天下之失,百姓之失?”

不过李恪武德九年北上为质,杨恭仁致仕于贞观三年,而李恪贞观四年返京,故而自李恪北上以后,近七年来,杨恭仁还是初见李恪。

杨恭仁自贞观三年致仕后,虽长居华阴,甚少在长安露面,但他对朝堂的存眷却涓滴没有是以而减少。

“有劳。”李恪道了声谢,跟着杨府门子进了府内。

李恪笑道:“老国公自谦了,老国公虽已致仕引退,然老国公乃朝之干城,现在国务繁忙,父皇还经常当着李恪之面提及老国公,恐怕父皇迟早还需召见老国公参议国事,”

推荐阅读: 长生,从纳妾开始无敌     迷失在一六二九     都市空间王     重生不当冤大头,反手娶前妻表妹     万界魔尊     无敌双宝:傲娇妈咪超给力     抗日之特战兵王     [综英美]我不是我没有     重生七零逆袭路     重生七五之幸福一家人     女友背叛,豪抽千亿让她立刻跪舔     机甲女王直播中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