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水也。
其城南临涑水,北倚山原。《竹书编年》:晋献公二十五年正月,翟人伐晋,周阳有白兔舞于市。便是邑也。汉景帝以封田胜为侯国。涑水西迳董池陂南,即古玩泽,东西四里,南北三里。《春秋·文公六年》,蒐于董即斯泽也。涑水又与景水合。水出景山北谷。《山海经》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其草多薯藇,秦椒,其阴多赭,其阳多玉。郭景纯曰:盐贩之泽即解县盐池也。
浍水东出详高山。亦曰河南山,又曰浍山。西迳翼城南。按《诗谱》言,晋穆侯迁都于绛,暨孙孝侯,改绛为翼,翼为晋之旧都也。后献公又北广其城方二里,又命之为绛。故司马迁《史记·年表》称献公九年,始城绛都。《左传·庄公二十六年》,晋士蒍城绛以深其宫,是也。其水又西南,合黑水,水导源东北黑水谷,西南流,迳翼城北,右引北川水,出平地,南流注之。乱流西南,入浍水。浍水又西南,与诸水合,谓之浍交。《竹书编年》曰:庄伯十二年,翼侯焚曲沃之禾而还。作为文公也?又有贺水,东出近川,西南至浍交,入浍。又有高泉水,出东南近川,西北趣浍交,注浍。又南,紫谷水东出白马山白马川。《遁甲开山图》曰:绛山东距白马山谓是山也。西迳荧庭城南,而西出紫谷,与乾河合,即教水之枝川也。《史记·白起传》称,涉河,取韩安邑,东至乾河,是也。
又西南过虒祁宫南。
安邑,禹都也。禹娶涂山氏女,思恋本国,筑台以望之,今城南门台基犹存。
《春秋传》曰:秋,狐突适下国,遇太子,太子使登仆,曰:夷吾无礼,吾请帝以畀秦。对曰:神不歆非类,君其图之。君曰,诺。请七日见我于新城西偏。及期而往,见于此处。故传曰:鬼神所凭,偶然而信矣。涑水又西,迳王官城北。
晋智伯瑶攻赵襄子,襄子奔保晋阳。原过后至,遇三人于此泽,自带以下不见,持竹二节,与原过曰:为我遗无恤。原过受之因而泽,所谓王泽也。
汉高帝六年,封越骑将军华有害为侯国。县南对绛山,面背二水。《古文琐语》曰:晋平公与齐景公乘,至於浍上,见乘白骖八驷以来,有犬貍身而狐尾,随平公之车。公问师旷,对曰:首阳之神有犬,貍身狐尾,其名曰者来,喝酒得福则徼之。盖因而水之上也。
其水西与田川水合,水出东溪,西北至浍交入浍。又有女家水,出于家谷。《竹书编年》曰:庄伯以曲沃叛,伐翼。公子万救翼,荀叔轸追之,至于家谷。有范壁水出于壁下,并西北流至翼广城。昔晋军北入翼广以筑之,因即其姓以名之,二水合而西北流,至浍交,入浍。浍水又西南,与绛水合,俗谓之白水,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