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经注 > 第19章 济水二(1)

我的书架

又西北,入济水。城西北三里,有项王羽之冢,半许破坏,石碣尚存,题云项王之墓。《皇览》云:冢去县十五里,谬也。今彭城谷阳城西南又有项羽冢,非也。

汉武帝《瓠子歌》所谓吾山平者也。山上有柳舒城,魏东阿王曹子建每登之,有终焉之志。及其终也,葬山西,西去东阿城四十里。其水又东,注于济,谓之马颊口也。济水自鱼山北,迳清亭东。《春秋·隐公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清。京相璠云:今济北东阿东北四十里有故清亭,即《春秋》所谓清者也。是下济水通得净水之目焉。亦水色清深,用兼厥称矣。是故燕王曰:吾闻齐有清济浊河觉得固。便是水也。

故班固云,文湮枣野也。今无水。其故渎东北迳南北二棣城间。《左传·襄公五年》,楚子襄伐陈,公会于城棣以救之者也。濮渠又东北,迳酸枣县故城南,韩国矣。圈称曰:昔天子建国名都,或以令名,或以山林,故豫章以树氏郡,酸枣以棘名邦,故曰酸枣也。《汉官仪》曰:旧河堤谒者居之。城西有韩王望气台,孙子荆《故台赋叙》曰:酸枣县门外,夹道摆布有两故台,访之故老云,韩王听讼观台,高十五仞,虽楼榭耗费,然广基似于山岳。召公大贤,犹舍某棠,戋戋小国,而台观隆崇,骄盈于世,以鉴来今。故作赋曰,蔑邱陵之逦迤,亚五岳之嵯峨,言壮观也。城北,韩之市地也。聂政为濮阳严仲子刺韩相侠累,遂披面而死,其姊哭之于此。城内有《后汉酸枣令刘孟阳碑》。濮水北积成陂,陂方五里,号曰同池陂。又东迳胙亭东注,故胙国也。富辰所谓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濮渠又东北,迳燕城南,故南燕,姞姓之国也,有北燕,故以南氏县。东为阳清湖陂,南北五里,东西三十里,亦曰燕城湖,迳桃城南,即《战国策》所谓酸枣,虚、桃者也。汉高帝十二年,封刘襄为侯国。而东注于濮,俗谓之朝平沟。濮渠又东北,又与酸水故渎会。酸渎首受河于酸枣县,东迳酸枣城北,延津南,谓之酸水。《竹书编年》曰:秦苏胡率师伐郑,韩襄败秦苏胡于酸水者也。

济水东北,与湄沟合,水上承湄湖,北流注济。《尔雅》曰:水草交曰湄。

又东北过寿张县西界,安民亭南,汶水从东北来注之。

又云:巫山在平阴东北,昔齐侯登望晋军,畏众而归。师旷、邢伯闻乌鸟之声,知齐师潜遁。人物咸沦,地理昭著,贤于杜氏东北之证矣。今巫山之上有石室,耆老言,郭巨葬母处,世谓之孝子堂。济水右迤,遏为湄湖,方四十馀里。济水又东北,至垣苗城西,故洛当城也。伏滔《北征记》曰:济水又与清河合流至洛当者也。宋武帝西征长安,令垣苗镇此,故俗又有垣苗城之称。河水自四渎口东北流而为清。《魏地盘记》曰:盟津河别流十里,与净水合,乱流而东,迳洛当城北,吵嘴异流,泾、渭殊别,而东南流注也。

又北过谷城县西。

京相璠曰:平阴,齐地也,在济北卢县故城西南十里。平阴城南有长城,东至海,西至济。河道所由,名防门,去平阴三里。齐侯堑防门,即此也。其水引济,故渎尚存。今防门北有光里,齐人言广,音与光同,即《春秋》所谓守之广里者也。

余按《史迁记》,鲁为楚守,汉王示羽首,鲁乃降,遂以鲁公礼葬羽于谷城,宁得言彼也。济水又北,迳周首亭西。《春秋》文公十有一年,左丘明云:襄公二年,王子城父获长狄侨如弟荣如,埋其首於周首之北门,便是邑也。当代谓之卢子城,济北郡治也。京相璠曰:今济北所治卢子城,故齐周首邑也。

推荐阅读: 最终进化     万界神豪     乌江战纪     重生之万界天尊     二婚娇妻很抢手     大明第一奸臣     陆公子的绯闻女友     闪婚掠爱之帝少的萌妻     末世纹身觉醒:我肩扛祖龙,背负盘古!     苍穹强者     四合院:我命由我不由天     极品清纯总裁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