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经注 > 第20章 济水二(2)

我的书架

济水又东北,迤为渊渚,谓之平州坈。漯沃县侧有安然故城,俗谓之会城,非也。按《地理志》,千乘郡有安然县,侯国也,王莽曰鸿睦也。应劭曰:博昌县西南三十里,有安然亭,故县也,世尚存平州之名矣。济水又东北,迳高昌县故城西。按《地理志》曰:千乘郡有高昌县,汉宣帝地节四年,封董忠为侯国,世谓之马昌城,非也。济水又东北,迳乐安县故城南。伏琛《齐记》曰:博昌城西北五十里,有南北二城,相去三十里,隔时、济二水,指此为博昌北城,非也。

济水又东北,迳狼牙固西而东北流也。

又东北过甲下邑,入于河。

济水又东北,华不注山,单椒秀泽,不连邱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青崖翠发,望同点黛。山下有华泉,故京相璠《春秋地盘名》曰:华泉,华不注山下泉水也。《春秋左传·成公二年》,齐顷公与晋却克战於鞍,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逢丑父与公易位。将及华泉,骖絓於木而止。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齐侯以免。韩厥献丑父,却子将戮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於此,将为戮矣。却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乃免之。即华水也。北绝听渎二十里,注於济。

又东北过台县北。

其一水东南流者,过乘氏县南。

《书》舜耕历山,亦云在此,所未详也。其水北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面侧湖,此水便成净池也。池上有客亭,摆布揪桐,负日俯仰,目对鱼鸟,水木明瑟,可谓濠梁之性,物我无违矣。湖水引渎东入西郭,东至历城西而侧城,北注陂。水上承东城历祠下泉,根源竞发。其水北流,迳历城东,又北,引水为流杯池,州僚宾燕,公私多萃其上。分为二水:右水北出,左水西迳历城北。西北为陂,谓之历水,与泺水会。又北,历水枝津首受历水于历城东,东北迳东城西而北出郭。又北注泺水,又北,听水出焉。泺水又北流注於济,谓之泺口也。

济水又迳薄姑城北。后汉《郡国志》曰:博昌县有薄姑城。《地理书》曰:吕尚封於齐郡薄姑。薄姑故城在临淄县西北五十里,近济水,史迁曰:胡公徙薄姑。城内有高台。《春秋·昭公二十年》,齐景公饮於台上,曰:古而不死,何乐如之?晏平仲对曰:昔爽鸠氏始居之,季荝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薄姑氏又因之,而后太公又因之,臣觉得古若不死,爽鸠氏之乐,非君之乐。即因而台也。

济水东北至甲下邑南,东历琅槐县故城北。《地理民风记》曰:博昌东北八十里,有琅槐乡,故县也,《山海经》曰:济水绝钜野,注渤海,入齐琅槐东北者也。又东北,河水枝津注之。《水经》觉得入河,非也。斯乃河水注济,非济入河。又东北入海。郭景纯曰:济自荥阳至乐安博昌入海。今河竭,济水仍流不断,《经》言入河,二说并失。然河水于济、漯之北,别流注海,今所缀流者,惟漯水耳。郭或觉得济注之,即实非也。寻经脉水,不如《山经》之为密矣。

推荐阅读: 我只想搞钱     帝殿     我们生活在南京     地星危机     以力服人     不灭神皇     我的男友是笔仙     铁侠传     爱我,别走     重生极品医仙     时有惊鸿     女巡按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