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经注 > 第22章 清水(1)

我的书架

沁水又东南,阳阿水左入焉。水北出阳阿川,南流迳建兴郡西。又东南流,迳午壁亭东,而南入山。其水沿波漱石,漰涧八丈,环涛谷转。西南流,入于沁水。

谓之清口即淇河口也,盖互受其名耳。《地理志》魏郡曰:清河水出内黄县南。内黄无净水可来,统统者惟钟是水耳。盖河徙南注,净水渎移,汇流迳绝,馀目尚存,故东川有清河之称,相嗣不竭。曹公开白沟,遏水北注,方复故渎矣。

又东过野王县北。

濩泽水又东南,注于沁水。

汉建安四年,魏太祖斩之于此,以魏种为河内太守,守之。兖州叛,太祖曰:惟种不弃孤。及走,太祖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汝置也。射犬平,禽之。

沁水即少水也,或言出谷远县羊头山世靡谷。三源奇注,迳泻一隍,又南会三水,历落出,摆布近溪,整齐翼注之也。

黑山在县北,白鹿山东,净水所出也。上承诸陂散泉,积以成川,南流,西南屈。瀑布乘岩,悬河注壑,二十馀丈。雷赴之声,震惊山谷。摆布石壁层深,兽迹不交,隍中散水雾合,视不见底。南峰北岭,多结禅栖之士:东岩西谷,又是刹灵之图。竹柏之怀,与神心妙远:仁智之性,共山川效深,更加胜处也。其水历涧流飞,清泠洞观,谓之净水矣。溪曰瑶溪,又曰瑶涧。净水又南,与小瑶水合,水近出西北穷溪,东南流,注于净水。净水又东南流,吴泽陂水注之。水上承吴陂于修武县故城西北。修武,故甯也,亦曰南阳矣。马季长曰:晋地自朝歌以北至中山为东阳,朝歌以南至轵为南阳。故应劭《地理民风记》云:河内,殷国也,周名之为南阳。又曰:晋始启南阳。今南阳城是也。秦始皇改曰修武。

沁水出上党。涅县谒戾山。

汉大司马张扬为将杨丑所害,眭固杀丑屯此。欲北合袁绍。《典略》曰:眭固,字白菟,或戒固曰,将军字菟而此邑名犬,菟见犬,其必将惊,宣急去。固不从。

又东过汲县北。

又南过阳阿县东。

东五百馀步,中有石穴西向,裁得容人,自高山东南入,径至天井,直上三匹有馀,扳蹑而升,至上平,东西二百步,南北七百步,四周崄绝,无由升陟矣。上有比邱释僧训精舍。寺有十馀僧,给养难周,多出下平,有志者居之。寺摆布杂树疏挺,有一石泉,方丈馀,净水湛然,常无增减,山居者资以给饮。北有石室二间,旧是隐者念一之所,今无人矣。泉发于北阜,南流成溪,世谓之焦泉也。

昔司马懿征公孙渊,还,达白屋,即于此也。其水又东南流,迳隤城北,又东南,历泽注于陂。陂水东流,谓之八光沟,而东流注于净水,谓之长清河。而东周永丰坞,有丁公泉,发于焦泉之右。次东又得焦泉,泉发于天门之左,天井固右。

沁水南迳阳阿县故城西。《魏地盘记》曰:建兴郡治阳阿县。郡西四十里有沁水,南流。沁水又南,与濩泽水合,水出濩泽城西白涧岭下,东迳濩泽。《墨子》曰:舜渔濩泽。应劭曰:泽在县西北。又东迳濩泽县故城南,盖以泽氏县也。

推荐阅读: 我每周随机一个新职业     商界至尊     恰逢好婚:墨少,夫人有喜了     都市超级医圣     最佳词作     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     无敌神王     特种全能高手     余生有你,那还得了     (快穿)渣男宠妻日常     木叶之最强赛亚人     妈咪不给退:爹地请签收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