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经注 > 第22章 清水(1)

我的书架

谓之清口即淇河口也,盖互受其名耳。《地理志》魏郡曰:清河水出内黄县南。内黄无净水可来,统统者惟钟是水耳。盖河徙南注,净水渎移,汇流迳绝,馀目尚存,故东川有清河之称,相嗣不竭。曹公开白沟,遏水北注,方复故渎矣。

南过谷远县东,又南过陭氏县东。

沁水东迳野王县故城北。秦昭王四十四年,白起攻太行道绝,而韩之野王降。

汉建安四年,魏太祖斩之于此,以魏种为河内太守,守之。兖州叛,太祖曰:惟种不弃孤。及走,太祖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汝置也。射犬平,禽之。

沁水又迳沁县故城北,盖藉水以名县矣。《春秋》之少水也。京相璠曰:晋地矣,又云,少水今沁水也。沁水又东,迳沁水亭北,世谓之小沁城。沁水又东,左合小沁水。水出北山台渟渊,南流为台渟水,东南入沁水。

汉大司马张扬为将杨丑所害,眭固杀丑屯此。欲北合袁绍。《典略》曰:眭固,字白菟,或戒固曰,将军字菟而此邑名犬,菟见犬,其必将惊,宣急去。固不从。

净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

沁水出上党。涅县谒戾山。

东北过获嘉县北。

又东过野王县北。

净水又东迳故石梁下,梁跨水上,桥石崩褫,馀基尚存。 净水又东,与仓水合。水出西北方山西仓谷,谷有仓玉珉石,故名焉。其水东南流,潜行地下,又东南复出,俗谓之雹水。东南历坶野。自朝歌以南,南暨净水,地盘平衍,据皋跨泽,悉坶野矣。《郡国志》曰:朝歌县南有牧野。《竹书编年》曰:周武王率西夷诸侯伐殷,败之于坶野。《诗》所谓坶野洋洋,檀车煌煌者也。有殷大夫比干冢,前有石铭,题隶云:殷大夫比干之墓。所记惟此,今已中折,不知谁所志也?太和中,高祖孝文天子南巡,亲幸其坟而加吊焉,刊石树碑,列于墓隧矣。

京相璠曰:今河内山阳西有故雍城。又东南注长明沟,沟水又东,迳射犬城北。

净水又东,周新乐城,城在获嘉县故城东北,即汲之新中乡也。

《汉书》称,越相吕嘉反,武帝元鼎六年,巡行於汲之新中乡,得吕嘉首,因觉得获嘉县。后汉封侍中冯石为侯国。县故城西有汉桂阳太守赵越墓,冢北有碑,越字彦善,县人也,累迁桂阳郡、五官将、尚书仆射,遭忧服阕,守河南尹,建宁中卒。碑东又有一碑,碑北有石柱,石牛、羊、虎,俱碎,沦毁莫记。

又南出山,过沁水县北。

推荐阅读: 一剑斩破九重天     国公夫人绯闻录     豪门重生,超模归来     君临星辰     一吻不定情     桃色小乡村     王者英雄入侵英雄联盟     自游戏世界归来     我的男友是厨神     末世女王的崛起     蛟龙的神话崛起     甄嬛传之华妃翻身记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