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经注 > 第41章 谷水(2)

我的书架

昔在汉世,洛阳宫殿门题,多是籀文,言是蔡邕诸子。自董卓焚宫殿,魏太祖平荆州,汉吏部尚书安宁梁孟皇,善师宜官八分体,求以赎死。太祖善其法,常仰系帐中,爱玩之,觉得胜宜官。北宫榜题,咸是鹄笔。南宫既建,明帝令侍中京兆韦诞以古篆书之。皇都迁洛,始令中书舍人沈含馨以隶书书之。景明、正始之年,又敕符季节江式以籀文易之。公诸桁榜题,皆是式书。《周官》:太宰以正月悬治法于象魏。《广雅》曰:阙谓之象魏。《民风通》曰:鲁昭公设两观于门,是谓之阙,从门,叹声。《尔雅》曰:观谓之阙。《说文》曰:阙,门观也。

又皇甫谧《帝王世纪》云:王室定,遂徙居成周,城小不受王都,故坏翟泉而广之。根源既塞,明无端处,是验非之二证也。杜预言翟泉在太仓西南,既言西南,于雒阳不得为东北,是验非之三证也。稽之地说,事几明矣,不得为翟泉也。渠水历司空府前,迳太仓,南出东阳门石桥下,注阳渠。

《汉官仪》曰:上西门以是不纯白者,汉家厄于戍,故以丹漆镂之。太和迁都,徙门南侧。其水北乘高渠,枝分高低,历故石桥东,入城,迳瑶光寺,中有碑,碑侧法《子丹碑》,作龙矩势,于今作则佳,方古犹劣。渠水又东,历故金市南,直千秋门,古宫门也。又枝流入石逗,伏流注灵芝九龙池。魏太和中,皇都迁洛阳,经构宫极,补缀街渠,务穷幽隐。发石视之,曾无破坏,又石工精密,非今之拟,亦可为精至也,遂因用之。其一水自千秋门南流,迳神虎门下,东对云龙门。二门衡栿之上,皆刻云龙风虎之状,以火齐薄之。及其晨光初起,夕景斜辉,霜文翠照,陆离眩目。又南迳通门、掖门西。又南流,东转,迳阊阖门南。

推荐阅读: 我的房间有个星际战场     超级战医     极具恐怖     七品县令,开局我成女匪的肉票     宝可梦:开局一只天王木守宫!     文娱:从拍摄短视频开始当大佬     逆天邪妃:误惹妖孽王爷     稳健大师兄     总有刁民想害我     乾坤风云录     裙下之臣[快穿]     医妃当道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