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经注 > 第73章 沔水下(2)

我的书架

《山海经》曰:淮出馀山,在朝阳东,义乡西。《尚书》:导淮自桐柏。

庐江,故淮南也。汉文帝十六年,别觉得国。应劭曰:故庐子国也。决水自舒蓼北注,不于北来也。安风东北注淮者,穷水矣,又非决水,皆误耳。淮水又东,谷水入焉。水上承富水,东南流,世谓之谷水也。东迳原鹿县故城北,城侧水南。谷水又东迳富陂县故城北,俗谓之成闾亭,非也。《地理志》:汝南郡有富陂县。建武二年,世祖改封平乡侯王霸为富陂侯。《十三州志》曰:汉和帝永元九年,分汝阴置,多陂塘以溉稻,故曰富陂县也。谷水又东,于汝阴城东南注淮。淮水又东北,左会润水,水首受富陂,东南流为高塘陂,又东,积而为陂水,东注焦陵陂。陂水北出为鮦陂,陂水潭涨,引渎北注汝阴,四周隍堑,下注颍水。

昔常珍奇自悬瓠遣三千骑援义阳行事庞定光,屯于浉水者也。浉水东南流,历金山北,山无树木,峻峭层峙。浉水又东迳义阳故城北,城在山上,因倚陵岭,周回三里,是郡昔所旧治城。城南一十五步,对门有天井,周一百馀步,深一丈。

又西至新野县,南入于淯。

澧水又西北合溲水出湖阳北山。西流北屈,迳平氏城西,而北入澧水。澧水又西注比水。比水自下,亦通谓之为派水。昔汉光武破甄阜、梁丘赐于比水西,斩之于斯水也。比水又南,赵、澧二渠出焉。比水又西南流,谢水注之。水出谢城北,其源藐小,至城渐大。城周回侧水,申伯之都邑,《诗》所谓申伯番番,既入于谢者也。世祖建武十三年,封樊重少子丹为谢阳侯,即其国也。但是是水即谢水也。高岸下深,浚流徐平,时人目之为渟瀯水,城戍又以渟瀯为目,非也。其城之西,旧棘阳县治,故亦谓之棘阳城也。谢水又东南迳新都县,左注比水。比水又西南流,迳新都县故城西,王莽更之曰新林。《郡国志》觉得新野之东乡。故新都者也。

又东过新息县南。

均水发源弘农郡之卢氏县熊耳山,山南即修阳、葛阳二县界也。双峰齐秀,望若熊耳,因觉得名。齐桓公召陵之会,西望熊耳,即此山也。太史公司马迁皆尝登之。县即析县之北乡,故言出析县北山也。均水又东南流迳其县下,南越南乡县,又南流与丹水合。

粉水出房陵县,东流过郢邑南。

县即春秋之鹿上也。《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宋报酬鹿上之盟,以求诸侯于楚。建武十五年,世祖更封侍中、执金吾阴乡侯阴识为侯国者也。

又东过原鹿县南,汝水从西北来注之。

卷三十

推荐阅读: 修复师     吞噬世界之龙     神魂至尊     盛世医妃     高手下山:总裁的贴身神医     恋恋不赦:总裁缠不停     [娱乐圈]少女终成王     面具之下     六零符医小军嫂     我的技能来自鬼魂     极武星河     海贼王之风暴之王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