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尾山在江夏安陆县东北。
南条山也。
羽山在东海祝其县南也。
三澨池在南郡邔县之北,《尚书》曰:导汉水过三澨。《地说》曰:沔水东行过三澨,合流触大别山陂,故马融、郑玄、王萧、孔安国等,咸觉得三澨,水名也。许慎言:澨者,埤增水边土,人所止也。按《春秋左传》曰:文公十有六年,楚军次于句澨,以伐诸庸。宣公四年,楚令尹子越师于漳澨。定公四年,左司马戍败吴师于雍澨。昭公二十三年,司马薳越缢於蓬澨。服虔或谓之邑,又谓之地。京相璠杜预亦云:水际及边地名也。今南阳、淯阳二县之间,淯水之滨,有南澨、北澨矣。而诸儒之论,水陆相半,又无山源出处之所,津途关路,惟郑玄及刘澄之言在竟陵县界。《经》云邔县北沱,然沱流多矣,论者疑焉,而不能辨其地点。
《禹贡锥指》曰:《传》云:黑水自北而南,经三危,过梁州,入南海。
中江在丹阳芜湖县西南,东至会稽阳羡县,入于海。
岱宗也,王者封禅于其山,示增高也。有金策玉检之事焉。
都野泽在武威县东北。
《山海经》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是山也,广圆百里。在鸟鼠山西,即《尚书》所谓窜三苗于三危也。《春秋传》曰:允姓之奸,居于瓜州。瓜州,地名也。杜林曰:敦煌,古瓜州也。州之贡物,地出好瓜,民因氏之。瓜州之戎并于月氏者也。汉武帝后元年,分酒泉置,南七里有鸣沙山,故亦曰沙州也。
震泽在吴县南五十里。
梁山在冯翊夏阳县西北河上。
太岳山在河东永安县。
荆州沱水在南郡枝江县。
砥柱山在河东大阳县东河中。
析城山在河东濩泽县西南。
《禹贡》注章山也。
菏水在山阳湖陆县南。
菏泽在定陶县东。
大别山在庐江安丰县西南。
鸟鼠同穴山在陇西首阳县西南。
《尔雅》曰:山一成谓之邳,但是大邳山名,非地之名也。
岷山在蜀郡湔氐道西。
《禹贡》中条山也。
天柱山也。《尔雅》云:大山宫小山为霍。《开山图》曰:其山上侵神情,下固穷泉。
雷首山在河东蒲坂县东南。
又《汉志》金城郡临羌县下云:有弱水。《说文》曰:弱水自张掖删丹西,至酒泉合黎,馀波入于流沙。观此则弱水之源委,约略可得矣。又曰:<山几>山也,或谓弱水之所出。《十六国春秋》乞伏札子击吐谷浑,觅地於弱水西。《元和志》弱水在删丹县南山下。《括地志》蘭门山一名穷石,在删丹县西南七十里。《离骚》夕次於穷石。《淮南子》弱水出穷石山是也。《隋书?地理志》删丹县有祀山、弱水。胡渭曰:疑即<山几>字之误。《寰宇记》曰:合黎水一名羌谷,鲜水,一名覆袁水,亦名张掖河,南自吐谷浑界流入。《禹贡》导弱水至于合黎。孔安国云:合黎,水名,在流沙东。即谓此也。详《河水》篇第二篇《注》中。
是山也。谷水出其北林也。
合离山在酒泉会水县东北。
荆山在冯翊怀德县南。
孔安国曰:共为雌雄,杜彦达曰:同穴止宿,养子相互哺食,长大乃止。张晏言不相为雌雄,故因以名山。
云梦泽在南郡华容县之东。
太行山在河内野王县西北。
右《禹贡山川泽地地点》凡六十。
雷泽在济阴成阳县西北。
汉兴,治《尚书》者,不能言黑水,三危之地点。武帝通西域,玉门、阳关以外,使者来往数十辈,不闻涉大川而西,能够当古之黑水者。故班《志》张掖、酒泉、敦煌郡下,并无其文。司马彪亦无可言。至郦道元始云:黑水出张掖鸡山,而其所谓南流至敦煌过三危入南海,亦不过顺《经》为义,与他水历叙所过之郡县者,详略相去远矣。故杜佑云:道元注《水经》,克意寻讨,亦不能知黑水所经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