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①斫(zhuó):用刀、斧等砍。
【注释】
①噬:咬。
【注释】
西晋永嘉年间,有个天竺国的人颠末江南。此人会神通:能让舌头断了再接起来,能吐火。所到之处,都有很多本地的人围观。他将要堵截舌头的时候,先把舌头吐出来给观众看,然后用刀截断,鲜血直淌,洒在地上。他就把割下来的舌头放在器皿中,让大师通报旁观。再看他的舌头,半截还在嘴里。然后他把器皿中的半截舌头取出,放进嘴里连接。坐了一会儿,坐席上的观众看他的舌头,就像本来的一样,竟看不出那舌头是否真的断过。
天竺胡人把戏
范寻还曾经把水烧开,把金戒指投进开水中,然后让人把手伸进开水里取金戒指。那些朴重而无罪的人,手不会烫烂,有罪的人,手一伸进开水就被烫烂了。
边洪发疯
他还会演出断物续接,他先拿一块绸布,和别人各握住一头,把绸布从中间剪断,接着拿了两个断头一合,大师一看,绸布又连接在一起,和本来的没有甚么辨别。当时很多人都很思疑,就公开里去摸索了一下,真的是把绸布剪断了。
【译文】
【注释】
①盥濯(guàn zhuó):洗涤。
【注释】
【注释】
②宥(yòu):宽大,赦免。
①稊:杨柳的嫩芽。
①黍餹:黍米做成的糖。
寿光侯者,汉章帝时人也。能劾百鬼众魅,令自缚见形。其村夫有妇为魅所病,侯为劾之,得大蛇数丈,死于门外,妇因以安。又有大树,树有精,人止其下者死,鸟过之亦坠。侯劾之,树隆冬枯落,有大蛇,长七八丈,悬死树间。章帝闻之,征问。对曰:“有之。”帝曰:“殿下有怪,半夜后,常稀有人,绛衣,披发,持火相随。岂能劾之?”侯曰:“此小怪,易消耳。”帝伪使三报酬之。侯乃设法,三人顿时仆地,无气。帝惊曰:“非魅也,朕相试耳。”即便解之。
徐登与赵昞
【译文】
寿光侯是汉章帝时候的人。他能降服各种鬼怪,号令它们捆绑本身,暴露本相。他同亲的老婆被妖怪所害抱病,他施法,抓到一条几丈长的大蛇,将它杀死在门外,同亲人的老婆就病好了。又有一棵大树,树里有妖精,人在树下逗留就会灭亡,鸟从树间飞过也会掉下来。寿光侯施法降服,树在隆冬枝叶枯萎掉落,有一条七八丈长的大蛇,吊死在树上。汉章帝传闻了这件事,把寿光侯找来扣问。他说:“有这事。”汉章帝说:“我的宫殿里有鬼怪,半夜后,常常有几小我穿戴大红色的衣服,披着头发,拿着火把,一个跟一个走着。如何才气降服它们呢?”寿光侯说:“这是些小鬼,轻易消弭。”汉章帝派了三小我假装成鬼。寿光侯使法,三小我顿时扑倒在地,死了。汉章帝吃惊地说:“他们不是鬼,是我试一试你的神通罢了。”从速叫寿光侯救活了他们。
寿光侯劾①鬼
【译文】
他演出吐火的时候,先拿出一个装有火药的器皿,取出一片和黍餹搅和在一起放入口中,几次吹气,接着伸开口,满嘴都是火,接着他又从嘴里引火来烧饭,那确确实在是火。接着他又拿来书籍、纸张以及粗绳细线之类投入火中,大师一起检察,只见它们都烧光了。这个天竺国的人扒开灰烬,拿出来后却仍然是本来的东西。
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尝以弦管歌舞相欢娱,竞为妖服以趋良时。十月十五日,共入灵女庙,以豚黍乐神,吹笛击筑,歌《上灵之曲》。既而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皇来》,乃巫俗也。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之‘相连绶’。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竹下围棋。胜者,长年有福;负者,长年疾病。取丝缕,就北辰星求长命,乃免。玄月,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饟之,至来年玄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正月上辰,出池边盥濯①,食蓬饵,以祓妖邪。三月上已,张乐于流水。如此终岁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