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这宫禁表里,另有诸多有志之士愿为圣上一搏。”她感慨道。
“功绩?”大长公主淡淡一笑,道,“你说,荀氏倒后,皇后要如何对于太子?”
“以公子之见,如何方不算闲事?”我瞅瞅他,用心道,“莫非是朝中的那些事才算?”
大长公主听她说罢,微微点头,却长叹:“难啊……”
“为何带上你?”
大长公主亦暴露骇怪之色。
皇后亦泣,举帕拭泪:“妾初闻此事时,亦震惊哀思,只恨宫中已不得自在,也无人可托,只得以身试险,藏匿出宫……”说着,她深吸口气,“圣上曾与妾说过,浩繁亲眷当中,未公主最可托赖。现在妾举目四望,可倾诉者亦唯有公主。”
门早已关上, 大长公主上前, 与皇后见了礼, 也无多客气,在案前相对而坐。
我说:“恰是。昌邑侯夫人的秋牡丹开了,邀公主去抚玩。”
皇后微微一笑,看着她:“公主多日不见, 别来无恙。”
公子一愣。
我闻言,心底一惊。
我回到桓府的时候,已是傍晚。
“为我求妇?”公子猜疑地看我。
“自是与我有关。”我说,“公主唯恐那些方士贞人胡说,便带我去旁听。”
我听着这话,晓得他是信了,松一口气。
“恰是。”我说。
皇后道:“此事公主尽可放心,殿中将军庾茂及诸将,北军中的后军将军、右军将军等,皆对圣上忠心耿耿。一旦起事,必可保护太后全面。”
我讶然:“这难道弑君?”
我和大长公主来到寺中之时, 离巳时二刻另有约一个时候。
*****
我无辜道:“能有甚么事?”见他不为所动,我解释道,“公主是去了白马寺,说要到小禅院去拜一拜佛。公主说她迩来也心神不宁,但怕主公和公子担忧,不让我说。”
皇后闻言,一愣。
*****
公子看着我,神采并不信:“真的?”
“元初怎在此?”她问。
大长公主神采安静:“皇后但说无妨。”
二人说了一会话,公子看我一眼,道,“本日霓生也跟从了母亲整日?”
我说:“为何?不成卜问么?”
“儿见天气已晚,而母亲迟迟未归,特在此等待。”公子道。
“这般顺利之事,古往今来,何曾有过?”她说悠悠道,“你且看便是,皇后必不会比及陛下醒来,就会将太子撤除。”
大长公主闻言,倒是莞尔。
我应下,心想,说是这么说,大长公主花了那么多钱,怎会情愿随他搅和。
大长公主笑了笑。
大长公主亦看到了他,惊奇不已。
我看他的模样,晓得明天是不能随便对于畴昔了。
大长公主道:“此乃谢氏、豫章王与妾共议之策,然妾乃轻微之辈,常觉心力不敷。今遇皇后,方心胸顿开。中宫母范天下,若论正统,无出其右。妾故而将此策献与皇后,愿皇后采取,以成大事!”说罢,她慎重地向皇后伏拜一礼。
“皇后思虑深远,妾殊为钦慕。只是以此行事,仍多有悬空之事,且大动兵戈,恐将大片伤及无辜。”她看着皇后,气定神闲,“妾却另有一策,虽不甚弘大,却更加万全,不知皇后可纳否。”
皇后含笑地将大长公主搀扶起来,道,“我等皆为圣上奔走,救天下于水火,当不管相互。”
我忙道:“这不成说。庙里的人说此乃天机,泄漏便要不灵。”说罢,我愁眉苦脸,“可我现下将此事奉告了公子,也不知算不算泄漏。”
“然后便返来了?”
“若母亲再要你去,你奉告我。”他说,“我替你寻故推却。”
大长公主道:“皇后放心,妾自是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