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毓衍最是晓得自家姑母脾气,接过暮雨的茶盏,递到陆培静手上:“深宫后院,端方讲究,侄儿三五不时过来,娘娘会难堪的。”
可这些光阴是如何回事?
陆培静冲暮雨点头,暮雨快步出去,请了个嬷嬷出去。
陆毓衍一面走,一面与那内侍有一句没一句说着话,到了陆培静的宫室,便被暮雨请了出来。
那是陆培静身边的老嬷嬷了,姓于,陆毓衍都认得她。
上衙的第一天,陆毓衍只在都察院点了个卯,在熟悉的几位大人跟前露了面,就让内侍请进了宫。
陆培静挑眉,甚是不测:“她这是做甚么?”
陆培静拿侄儿一点体例都没有,摇着头道:“你总带她在身边,她又跟着娴姐儿,便是别人认不得,也迟早叫人猜出来。”
寿阳公主设席,给萧娴下帖,萧娴只要不是下不来床,都必须赴宴,被点名道姓的丫环更加躲不过。
陆培静猜到了寿阳公主的心机,责怪着看着陆毓衍:“你看,你惹出来的事!”
因着陆培静得宠,在京中的兄嫂侄儿常常能入宫看望,畴前陆毓衍也去请过几次安,长长的宫廷甬道,他并不陌生。
是了,谢家阿筝的乳名就叫丹娘,两家刚订婚时,她曾听嫂嫂孙氏提过一回,这才有些印象。
陆培静的眉头拧得紧紧的:“她请娴姐儿的丫环做甚么?”
可……
陆培静的眸子突然一紧,倒吸了一口冷气。
她说得云淡风轻的,在各个都能猜出来,这场闹,只怕是闹得很短长,寿阳公主没少说狠话,白皇后怕她去圣上跟前闹,这才应下了吧。
虽说还是秋高气爽时,但赏菊宴前些日子才由长安公主理过一场,想热烈的早就去热烈过了,再说寿阳公主,自从七月里圣高低旨定下婚事,这些日子被白皇后管得死死的,连在宫里的马场跑上几圈都不得纵情,更别说本身做东设席了。
于嬷嬷恭谨道:“娘娘,方才得来的动静,寿阳公主过几日要设席赏菊。”
内侍在前头带路,低声与陆毓衍道:“娘娘为了那折子的事儿,当着圣上的面都发了好大一通脾气,这几日精力也不大好,圣上担忧娘娘身子,这才请陆御史来与娘娘说说话。”
谢家大火,终究牵涉后宫不假,但查个半截,先把案子翻过来,让谢筝规复身份,还是可行的。
“公主与皇后娘娘大闹了一场,六殿下帮着说了几句话,这才……”于嬷嬷清了清嗓子,“长安驸马被表兄弟所累,名声直坠,寿阳公主怕她的驸马也是个徒驰名声、内里却行事公允之人,便必然要设席请驸马来,又请了很多官家女。”
于嬷嬷来得迟,不知这丫环的实在身份,悄悄睨了陆毓衍一眼,与陆培静道:“想听她说些案子的事儿吧。”
以谢筝之进退,陆毓衍到不怕她行事出岔子,而是谢筝的实在身份,毕竟见不得光。
陆毓衍怔了怔,寿阳公主的婚事,他起先没往内心去,俄然到了萧娴和谢筝,桃花眼不由挑了起来。
“我不管甚么丹娘药娘,我只……”陆培静说了一半,自个儿顿住了,拧眉望着陆毓衍,“这名字如何有些耳熟?”
陆毓衍抿唇,见殿内只剩下暮雨一人,略一沉吟,低声道:“那是丹娘。”
陆毓衍没有再出声,只是特长指拂过腰间的红玉。
这话的语气就已经不对了,透着浓浓的恼意。
陆培静坐在木炕上看书,见了陆毓衍,啪的把书册放下,嗔道:“你现在是短长了,我不令人三请四请的,你就不会记得来给我存候。”
我听人说,你查案子时,身边总带这个女人,似是萧家娴姐儿的丫环。
陆培静狠狠瞪了陆毓衍一眼:“既然谢家事情多有蹊跷,你就该审时度势,好好谋齐截番,偏生让她跟着你出入府衙,也不怕真叫人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