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东丹朱很清楚,虽说大唐要打铁刃城,但是自打他们从盖嘉运手里夺回铁刃城,大唐前前后后都打了数回,可铁刃城还不是好好地在那边。
“大唐!万胜!”“大唐!万胜!”“大唐!万胜!”
……
过了很久,李隆基才拊掌大声道,“沈郎此曲,足可称圣!”
天宝以来,耽于吃苦的李隆基在这刹时,又想起了本身曾经许下的大志壮志。
“王大将军,高某一介武夫,不懂甚么大事理,只晓得强扭的瓜不甜,沈郎志在安西,可不是长安城的和顺乡能留得住的。”
要晓得开元以来,琵琶、笛箫、琴瑟前后皆有第一人,但是这胡琴却无有定论,但是现在听过沈郎的吹奏后,当有定论矣。
没有人晓得,其他乐器的声音是何时响起,最后又是如何消逝,当《象王行》奏罢,勤政楼前本该喧哗非常的宴会蓦地间变得寂寂无声。
只是想让他把沈郎让出去,那是白日做梦!
听到身边儿子的喃喃自语声,昆东丹朱苦笑起来,这位沈郎能酿安西烧春这等好酒,还做出这等神仙般的曲子,他如何不想绑他归去为大蕃效力,但是本日过后,大唐朝廷必然视这报酬珍宝。
……
宴席中,看着四周面露怀想之色的朝廷公卿,李林甫悠然感慨,沈郎弹奏的这段胡琴声,哀而不伤,反倒是有种娓娓道来的堂皇大气,让他想起了当年开元年间的贤相名将,这三十多年来,大唐也吃过败仗,阵亡了无数将士,可最后倒是大唐笑到了最后,成为当之无愧的天朝上国。
“阿爸,我们不如把沈郎绑归去……”
那位贤人都开了金口,说沈郎可为圣,并且这位沈郎还是王忠嗣的半子,他们如果真绑了沈郎回大蕃,那两国之间可就真的要不死不休了。
陪侍在李隆基身边的高力士忙自回过神来道,“贤人云,‘沈郎此曲,足可称圣!’”
跟着高力士大声喊道,其他传声的寺人亦是尖声大喝起来,很快,“贤人云,‘沈郎此曲,足可称圣!’”的喊声便在勤政楼前回荡起来。
这还不敷!
五百名龙武军卫士挥动横刀在臂甲上砥砺锋刃,那整齐的吼声更是突破云霄,那一刹时,在诸藩国使节的宴席间,那些使节们都是忍不住喉头耸动,这些身披旧甲,挥刀大喊,五百人好似一人的龙武军卫士让他们想到了曾经在疆场上杀得他们血流成河的大唐军队。
吐蕃使团的其他人听了也都点头称是,本日过后,怕是这诸国使节都要踏破沈郎府上的门槛了。
沈郎这一曲,仿佛能让人看到了那些逝去的贤臣名将,战死的将士再次活了过来,朝拜长安,以贺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