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方伤亡:1,池淮阻击战自1938年1月24日起至30日,在用时7日夜的池河之战中,第31军歼敌近2000名,此中在池河真歼敌三四百人;在三河集、马家岗两处歼敌二三百人;在明光方面歼敌约千余人。
5,其他部分战役包含第20军团在临城、官桥、枣峄等地,第3个人军在汶上、济宁、兖州等地战役,日军丧失2000人摆布。
3月25、26日张部第38师在挽救庞炳勋部的三官庙、桃园之战中,伤亡2000余人;又张自忠29日4时致电李宗仁称,27、28两日以来伤亡两千余人。二者合计就是四五千人。另据刘景岳、于麟章回想文章称:“前后两次临沂作战,我(59军)伤亡各级官佐八百余员,兵士万人以上。”如果参照张自忠19日14时致李宗仁电中所列官、兵伤亡比例:伤亡军官209人、兵士3273人,则第二次临沂战役结束时张部军官伤亡800余,兵士伤亡应在13000人摆布。
2,滕县战役孙震在战役详报中称“是役毙伤敌军官佐320余员,击毙兵士1500余名,击伤兵士5700余名。”]以川军兵器设备而言要获得如此战果,是不成能的,且当时打击滕县之敌亦不过数千人,若孙震的数据失实,无疑是全歼日军。孙的歼敌数据显系夸大。
在3月31日台儿庄东北方战役中,第85军与第52军夹攻坂本支队,予敌重创,“五十二军与八十五军各伤亡1300余人”;4月3日,第20军团冲破坂本支队所据之小王庄、刘庄等阵地,并与敌产生搏斗战,“第85军第4师两日来伤亡约千人”。
2月2日至20日的淮河阻击战,于学忠带领的51军与诡计渡河日军第13师团决死鏖战,歼敌数千(一说3000,一说9000)。
此战,日军动用8个师、5个旅约30万人,中国参战军队前后有70个师约100万人,用时5个月。此次会战钳制和耗损了日军有生力量,中**队以伤亡6.5万余人的代价,毙伤日军2.6万余人,除予日军以庞大打击外,还迟滞了日军打击速率,为摆设武汉会战博得了时候。此战最首要的影响在于使中国群众信赖本身有击败日本的才气
5,孙连仲第2个人军早在4月5日晨,李宗仁即致电军令部:“廿七师现仅余战役员约二千名,卅一师一千四百余名”,另,台儿庄守军6日伤亡亦“在二百名以上”。至日军从台儿庄撤退时,第30师师长张金照称所部“全数兵力只剩下四千多人”。也就是说,台儿庄战役结束后,第2个人军所辖第27、30、31三个师所余战役员仅七八千名摆布,加上独立第44旅,最多也就在万人摆布。该个人军丧失应在1.4万人以上。
自3月14日至31日,前后两次临沂战役,日军伤亡应在5500人以上,加上之前庞炳勋部与沈鸿烈水兵陆战队歼敌数,日军伤亡应不下6000人。
以上相加,汤恩伯第20军团及临时辖属各部总伤亡在万人摆布,应当不会夸大。
第122师代师长王志远在战役详报中称所部“击毙敌共约千余名”,第124师370旅旅长吕康称所部“毙敌约七八百人”,372旅旅长曾甦元称所部“毙敌寇约六七百人”,三者相加,与张宣武所说的“此次战役,共毙敌2000余人”附近,但应为毙伤而非击毙日军数据。
但通读孙震战役详报全文,战役起止日期为3月9-17日,且主如果论述14-17日的滕县城战役。胡临聪文章近似。孙、胡的数据明显未含3月9日之前第2个人军伤亡,而该个人军第45军早在1938年1月即已入驻滕县并与日军产生过数次战役,如在2月中旬的郭山、两下店战役中,第125师第750、745两团即伤亡约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