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己”纳离卦,在人身为心,故“己”指民气,即动机,元晋澄神静虑,忘我无营,入静以后顺其天然就完成了“炼己”这一步。
皓月当空,银河道淌,群星灿烂,照亮长空万里。
此前元晋常常进入这一阶段,皆是精气不敷,采得周天小药少而不纯,没法持续,功亏一篑。
《松鹤延年导引术》与《飞灵经》同为梁尘观入门心法,二者一动一静,前者共有二十四式,别离仿照松鹤之形,或如青松盘岩,或似白鹤亮翅,搬运气血,强身健体,后者则是道家静坐内功,坐忘养气,两相连络,才气炼精化气,百日筑基,乃是奥妙入道法门。
“百日筑基,蕴活力感,就在彻夜!”
他双目微合,内蕴神光,明显修行《松鹤延年导引术》甚有所得,身材精元内敛,神情实足。
内视之下,丹田混濛中鲜明多了一缕纯白之气,好似婴儿初生,既灵且动,非常精纯。
归正这套*行动现在的灵异仅仅表现在导引术上,对百日筑基,蕴活力感实则无甚帮忙。
但是他却不知元晋心中的讶然,盖因少年此前从未打仗过武道功法,但是二十四式《松鹤延年导引术》一动手,他却自但是然地想起了年幼时父亲为了让他强身健体而传授的一套拳路。
金光遍洒,坐落于湘水之阳,乐水城南的梁尘观自万籁俱寂中复苏,偌大一片宫观楼阁火食渐起。
武道武道,非止武功招式,争勇斗狠,亦是大道摸索,溯本复原!
逝者如此夫,不舍日夜。
元晋心机聪敏,行*事谨慎,这时模糊认识到父亲传授的九个行动另有玄奥,因而佯作平常,将迷惑按捺心中,筹办一年后回家时再向父亲扣问。
道观核心,靠近湘水的一侧,有着一座宽广空旷的天井,前后五进,百余间静室鳞次栉比,简练朴实,别有一股清净神韵,恰是一个月前参与入门测试的少年寓所之一。
毕竟只是一群没长大的孩子罢了。少了父母的束缚管束,执事道人又秉承有为而治,只要不打搅别人,随少年们嬉闹,少不得有人荒于玩耍,忘了入观前长辈的耳提面命。
他们分离居住在梁尘观核心的天井中,被授予道家入门文籍——《品德经》、《黄庭经》、《平静经》三卷经籍,又得传入门心法《松鹤延年导引术》和《飞灵经》第一层,开端了武道求索之路。
少年们样貌稚*嫩,导引术的姿式也做得歪歪扭扭,少有标准,吐气之声倒是中气实足,清脆清楚,明显一月时候,已经很有效果。
说是拳路,实际上只是九个似是而非的行动,或是举头挺胸,负手而立,或是肆意安步,右手挥拳而出,元晋当时即使幼年,也晓得这类不触及真气运转,不牵涉人身穴窍的拳路,只是空架子罢了。
执事道人带着将二十四式《松鹤延年导引术》演练一遍,然后让少年们自行阐扬、习练,他四周走动,一个个改正姿式,扣问练习过程中的疑问猜疑,赐与指导。
梁尘观的入门考查简练了然,先是摸骨查龄,剔除不适龄的少年,然后又丰年长羽士诊脉断疾,一看根骨资质,二看是否有天赋病症,或者难言之隐,不适武道,最后还要调查家世来源,是否有来源不明,心胸鬼胎之人。
跟着钟声响起,一个个身穿淡青道袍的少年道童洗漱结束,络绎从房内出来,在宽广的院子里列成整齐的行列,有执事道人走到最前,摆了个若古树盘根,傲立山颠的姿式,沉声喝道:“《松鹤延年导引术》!第一式,万古青松!”
下午,一众少年在坐忘殿中修行《飞灵经》第一层心法,殿中有梁尘观长老、执事道人相伴,随时传道解惑,以防少年行差踏错,伤了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