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麦收空地,可再种他物。自初夏至季秋,光阴亦半载,择土宜而为之,惟人所取也。南边大麦有既刈以后乃种迟生粳稻者。勤农作苦,明赐无不及也。凡荞麦,南边必刈稻,北方必刈菽、稷而后种。其性稍吸肥腴,能使土瘦。然计其获入,业偿半谷不足,勤农之家何妨再粪也。
凡稻田刈获不再种者,土宜本秋耕垦,使宿稿化烂,敌粪力一倍。或秋旱无水及怠农春耕,则收成损薄也。凡粪田若撒枯浇泽,恐霖雨至,过水来,肥质随漂而去。谨视天时,在老农心计也。凡一耕以后,勤者再耕、三耕,然后施耙,则土质匀碎,而此中膏脉释化也。
一种绿豆,圆小如珠。绿豆必小暑方种,未及小暑而种,则其苗伸展数尺,结荚甚稀。若过期至于处暑,则随时着花结荚,颗粒亦少。豆种亦有二,一曰摘绿,荚先老者先摘,人每日而取之。一曰拔绿,则至期老足,竟亩拔取也。凡绿豆磨澄晒干为粉,荡片搓索,食家贵重。做粉溲浆灌田甚肥。凡畜藏绿豆种子,或用地灰、石灰、马蓼,或用黄土拌收,则四蒲月间不愁空蛀。勤者逢晴频晒,亦免蛀。凡已刈稻田,夏秋种绿豆,必长接斧柄,击碎土块,产生乃多。
其浅池、小浍不载长车者,则数尺之车,一人两手疾转,竟日之功可灌二亩罢了。扬郡以帆船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盖去水非取水也,不适济旱。用桔槔、辘轳,功绩又甚细已。
水利(筒车牛车踏车拔车桔槔皆具图)
江南有雀一种,有肉无骨,飞食麦田数盈千万,然不广及,罹害者数十里而止。江北蝗生,则大之岁也。
凡麦防患抵稻三分之一。播种今后,雪、霜、晴、潦皆非所计。麦性食水甚少,北土中春再沐雨水一升,则秀华成嘉粒矣。荆、扬以南唯患霉雨。倘成熟之时晴干旬日,则仓禀皆盈,不成胜食。扬州谚云“寸麦不怕尺水”,谓麦初长时,任水没顶无伤;“尺麦只怕寸水”,谓成熟时寸水软根,倒茎沾泥,则麦粒尽烂于空中也。
一种白[B17J]豆,乃沿篱蔓生者,一名蛾眉豆。
凡粟与粱统名黄米。粘粟可为酒,而芦粟一种名曰高粱者,以其身高七尺如芦、荻也。粱粟种类名号之多,视黍稷犹甚,其定名或因姓氏、山川,或以形似、时令,总之不成列举。山东人唯以谷子呼之,并不知粱粟之名也。已上四米皆春种秋获,耕耨之法与来、牟同,而种收之候则相悬绝云。
稻宜
一种小豆,赤小豆入药有奇功,白小豆(一名饭豆)当冫食助嘉谷。夏至下种,玄月收成,种盛江淮之间。
其他豇豆、虎斑豆、刀豆,与大豆平分青皮、褐色之类,间繁一方者,犹不能尽述。皆充蔬代谷以粒民者,博物者其可忽诸!
一种大豆,有黑、黄两色,下种不出腐败前后。黄者有蒲月黄、六月爆、冬黄三种。蒲月黄收粒少,而冬黄必倍之。黑者克期八月收。淮北长征骡马必食黑豆,筋力乃强。
一种(音吕),此豆古者野生田间,今则北土盛种。成粉荡皮可敌绿豆。燕京负贩者,终朝呼豆皮,则其产必多矣。
稻灾
凡菽种类之多,与稻、黍相称,播种收成之期,四时相承。充饥之功在人日用,盖与饮食相终始。
一种豌豆,此豆有黑斑点,形圆同绿豆,而大则过之。其种十月下,来年蒲月收。凡树木叶迟者,其下亦可种。
一种蚕豆,其荚似蚕形,豆粒大于大豆。八月下种,来年四月收。西浙桑树之下遍环种之。盖凡物树叶遮露则不生,此豆与豌豆,树叶茂时彼已结荚而成实矣。襄、汉上流,此豆甚多而贱,充饥之功不啻黍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