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宣道:“陶公此计大善!请速行之。”
阙宣虽名声极大,但臧霸并不惧他。少年逃亡,迄今十年,杀过悍匪,会过豪侠,身具天赋,手握精兵,春秋不到三十,正处于力量顶峰期,天下虽大,何惧别人!
自击败薛礼、占有彭城后,陶谦又进兵沛国,霸占萧县,等待臧霸前来汇合。陶谦的盟友下邳阙宣也率军至竹邑。
陶谦心中对阙宣态度更加不满,阙宣将本身放在陶谦盟友的身份上,而陶谦却实际大将阙宣视为本身部属,与臧霸、孙观普通。两人认知呈现差别,冲突是必定的。不过陶谦能忍,并未让阙宣发明本身的实在设法。换上笑容,道:“李傕、郭汜擅权乱政,老夫欲举大义、清君侧,率徐、豫州郡而讨之。豫州诸郡如有不从,老夫与阙君可率兵讨之。此举先礼后兵,有理有据,赛过豫州诸郡将事半功倍。”
阙宣身躯雄浑,鹰扬虎视,边幅不凡,向陶谦道:“陶公,现在豫州无主,正可乘虚取之。为何止步不前?”
公元一八八年,陶谦五十七岁,青徐黄巾复起,朝廷以陶谦为徐州刺史以讨之。陶谦自故乡丹阳招募精兵,又招安逃亡东海的臧霸、孙观等人,击破黄巾,保徐州安然,流民多归,郑玄当时也从青州逃依陶谦。
阙宣轻视道:“臧霸小子,有何资格参与此大事?”
陶谦字恭祖,扬州丹阳郡人,生于公元一三二年,本年六十一岁,身高靠近八尺,固然头发斑白,但剑眉星目,精力矍铄,傲视间极有威势。
在公孙瓒与袁绍苦战冀州、刘备苦攻东阿之时,徐州刺史陶谦正意气风发,扬威沛国。
臧霸道:“何必齐上,霸一人便可取尔项上人头!”
撤退下来的兵士被死者惨状震惊,士气大落。刘备只得号令临时休整。
阙宣本年三十八岁,下邳人,因杀人逃亡于草泽,啸聚群贼,为盗淮、泗间。黄巾起于青、徐,阙宣聚众数千人,袭占夏丘县。陶谦率臧霸、孙观等讨之,一时难以攻陷,又以其众精干,遂派人招安。阙宣为保气力,也不肯与陶谦硬拼,遂名义上向陶谦归降,但实际上夏丘仍由其节制。此次入豫州,陶谦不肯意将阙宣留在要地,也邀同来。
这几日气候枯燥,抛落的柴火很快被火把引燃。固然关羽鸣金及时,还是有一半以上的云梯被焚毁,数十人被烧伤烧死,惨不忍睹。
陶谦厥后发奋读书,考上太学,成为太门生,在州郡为官,后被举为茂才,拜尚书郎,前后出任舒县令、卢县令,后迁为幽州刺史,又征拜为议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