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宋国经常借着挞伐山戎的由头,蚕食着邻近的诸侯小国,竟然越打越强,现在已经是千乘大国,正慢慢向万乘君王迈进。
姬狄冷静的放下雕翎木窗,正了正脖子上的冠带,靠着车壁,皱起了眉头。
这已经是他第三次问起了,步行于车旁的上卿孟于溪昂首抹了抹额角的汗水,答道:“回禀君上,出城方有五里,另有一半路程。”
本来安国也认命了,但是,三年前宋蛮子竟然打起了卫国的主张,而安国国君几经思虑,直言回绝了出兵的要求,并没有踏上宋蛮子的战车。
姬狄冷冷一笑,若说强兵之道可取,那好战的殷王便不会被武英王给砍了脑袋,若说变法之道可取,那河东的骊国便不会因为变法而被卿士大夫群起而攻之,最后落得个国毁人亡的了局。
安国因为世代与宋国联婚,一时倒未被那野心赫赫的宋蛮子给列上挞伐名单。
三位万乘之君同时驾临宋国阕城,宋蛮子虽已年有五十,倒是后起之秀,不得不低下了桀骜不驯的头颅,使女出嫁于安君。
周而复始,不过乎一字,易。
昔年,武英王是以武力横扫六合定鼎天下,以是在分封诸侯时也是以武力而定。
姬狄年已三十有许,向来最是重视礼法,现在他共有三个儿子,本来此次联婚,是他代宗子姬云求亲于宋国小侯女,谁知临到头来,倒是他这丧了嫡妻的国君前来迎亲,而这宋国小侯女要嫁的人也并非世子姬云,而是安国的一国之君,姬狄。
武力的像征,便是战车。
位于中州东部偏南的安国迎来了一场天大的丧事,等候已久的宋国小侯女总算经过泰日峡道,到达了安国都城少台。
为甚么说等候已久?
“君上,望渊亭,到了。”
六匹乌黑的骏马拉着四轮具车行向望渊亭,六合乾坤,上规下矩,自武英王而降,中心之主乘八驱车,诸侯国君御六马战车,卿、大夫可乘两驱之车,士可乘一马之车,布衣不成乘车,至于仆从不但不成以乘车,便是连车身也不成靠近,不然就是以下犯上之罪。
面对百国云集,不成一世的宋蛮子不得不勒令战车回转,完整撤销了侵食卫国的动机,更由此再一次向天下证明中心之威,凛然不成侵犯。不过,经此一事,众所周知,宋国迟早有一日会登堂万乘。
宋蛮子怕是意在将来啊……
提及卫国,不得不顾名思义,拱卫中心之国。武英王鼎立天下,定都于朝歌,占有了中州中部肥饶之地,一家独大,另有三个拱卫小国,那便是卫国、虞国、祈国。
这时,天涯乌云乱滚,一层一层向远方荡去,暴风暴雨行未到临。
安国国君不是傻子,且不说安、卫世代交好,便说卫国固然只是个百乘小国,但倒是天下共主景泰王的近卫国,岂可等闲挑衅?
景泰王感念安国国君向来忠诚,便命诸侯伯长雍公出面补救。雍公即令齐、燕一道入宋。
不过,宋蛮子何许人也?
一起行去,三月轻风送爽,凉意层层袭来。
宋蛮子打卫国的主张,那是酒徒之意不在酒,是想摸索景泰王的严肃与天下诸侯的态度,如许的浑水,安国不能淌。
“霹雷隆,霹雷隆……”
亡妻卫姜氏,卫国国君,卫侯之女。
开初,安国与宋都城是百乘小国,并且安国的国力还要强过宋国,因为安国的第一代国君是武英王的义弟,姬姓,相较于宋国,安国的封地更加肥饶,物产也更加丰富,不过,令人费解的倒是敷裕的安国历经了几十代,仍然是个百乘小国。
谚语有云:三国若不存,天下即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