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缰勒马,一个兵士跃上马背,奔上前来,捡起地上骨碌碌滚着的那颗头颅,提拎在手,往大帐内高喊:
寺人应诺,捧着托盘,退出帐外。
蛮玄子却煞有介事,立时接口道:“不错,此乃天意!”
一掷桃木剑,道人回身走出,疾步来到匡宗面前,单掌竖于胸前,施道人之礼。
“朕就将宁儿赐婚与他!”
“叛贼邱筠杰,受五马分尸之刑,请圣上过目!”
帐篷里头,光芒暗淡,一点光焰摇摆在杆形烛台上,宁然一出去,就看到大帐地毯中心加铺了一层皋比卧垫,负伤的匡宗就半躺在皋比上。
“甚么人?”
“圣上一怒之下,将他们十足斩首!”
何况,此番御驾亲征前,蛮玄子竟也卜准了一件事,说此番亲征并不平顺、但有一名悍将会来力挽狂澜,助圣上出险!而军中叛变、王冕救驾,正应了他的话,匡宗对他卜测的天意,更是坚信不疑!
蛮玄子帮着匡宗坦白了一件事:叛军当中,实在有几小我挨不住酷刑,松了口,交代了一些事。
帐帘一掀,一名寺人端着托盘疾步而出,将兵士手中拎的那颗头颅,接于托盘上,正要返回大帐呈给圣上过目时,俄然发明来到帐前的宁然。
见到宁然,匡宗周身的杀气稍稍一敛,缓了缓面色,一挥手,太医清算药箱起家辞职,寺人也端起水盆退出帐外。
“救星到,吃紧如律令――镇!”
“阿甘愿为父皇分忧!”
“父皇……”
霍地站起,宁然跨过皋比卧垫,欺至帷幔前,猛地拉开帷帘,鲜明映入视线的一幕景象,令她怔了一怔。
匡宗接来,一仰颈,烈酒入喉,火辣辣的,烧得浑身热烫,伤口抽痛,暴君却觉痛快,轰然一掷酒爵,道:“将这叛贼的狗头烹了,给朕当下酒菜!”
直到此时,她才俄然发觉――大帐内另有一人!
“好!”匡宗突然大笑,大志万丈,“等朕砍了他的脑袋,夺下神马,赐给朕的掌上明珠!”笑得忘乎以是,牵涉到伤口,又痛得闷哼一声。
公然,匡宗击掌道:“蛮玄子卜得天意,说朕的掌上明珠能引来破此诡局的怪杰!”
宁然此言一出,匡宗连连点头:
“关外蛮夷,狼子野心!”匡宗目透杀气,铁拳一握,“待朕伤势病愈,必会再次御驾亲征,将那些犬戎赶尽扑灭!”
帷幔内侧,公然藏着小我,一个年近五旬的羽士,宽额狭目,几绺青须,披道袍、持桃木剑,脚踩灯盏,在那边装神弄鬼:
伸手稳稳一接,掌心略微刺痛,宁然垂眸一看,父皇赐给她的,竟是从关外野狼的嘴里拔出的、一枚沾着血的锋利獠牙!
君臣二人一唱一和,宁然听得心头一动:莫非……王将军迎她到此,就为此事?
在内臣寺人手端托盘,将叛贼邱筠杰那颗头颅,搁到案几上时,宁然也走到了父皇面前,跪坐皋比之上,持起案几上一壶酒,就着青铜酒爵、倾泻美酒玉液,将满盏的酒奉上。
现在的匡宗,已是知非之年,脾气虽更加残暴,却渐显力弱之态,负伤后卧于皋比之上,右胸靠近肋骨之处缠了白布,还渗着血渍,随行的太医丞跪在一旁谨慎地换药,伤势仿佛不轻,匡宗面色极差,环瞪着那双嗜血瞳人,似要吃人普通,吓得在帐内服侍主子的寺人,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是你?!”宁然一眼认出此人、恰是都城灵山之上的皇家道观――天机观、掌教真人,蛮玄子。此人已代替了鞫容成为太卜署卜正。
一指蛮玄子,匡宗又道:“倒是蛮卿,断言军中祸乱,阿宁便是救星!”
“宁儿是朕的掌上明珠,朕怎舍得让你涉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