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兮冥兮,此中有精﹔其精甚真,此中有信。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常使民无知无欲。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师之所处,波折生焉。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三章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老子:「品德经」:第六十三章
儽儽兮,若无所归。
常使民无知无欲。
强行者有志。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处世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品德经」:第六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六章
天长地久。
非以其忘我邪。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九章
荏弱胜刚烈。
老子:「品德经」:第十六章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不自矜,故长。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四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其事好远。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周行而不殆,可觉得六合母。
不知常,妄作凶。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九章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
其次,亲而誉之﹔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老子:「品德经」:第四章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上仁为之而无觉得﹔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非相形,
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四章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死之徒,十有三﹔
吾何故知其然哉。以此:
是谓袭明。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质真若渝﹔
人之迷,其日固久。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飂兮若无止。
实其腹,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二章
老子:「品德经」:第十六章
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玄牝之门,是谓六合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为有为,则无不治。
老子:「品德经」:第十二章
金玉合座,莫之能守﹔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八章
其次,侮之。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章
偏将军居左,大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故不成得而亲,不成得而疏﹔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不自伐,故有功﹔
上善若水。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章
高低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五章
知名六合之始﹔驰名万物之母。
希言天然。
诚全而归之。
有为而无不为。
犹兮若畏四邻﹔
绳绳兮不成名,复归于无物。
偏将军居左,大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觉得和。
不贵可贵之货,使民不为盗﹔
此三者不成致诘,故混而为一。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是以圣报酬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五章
不自见,故明﹔
实其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