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者不立﹔跨者不可﹔
治大国,若烹小鲜。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老子:「品德经」:第三章
金玉合座,莫之能守﹔
老子:「品德经」:第三章
旷兮其若谷﹔
进道若退﹔
老子:「品德经」:第五章
民之处置,常于几成而败之。
出世入死。
不贵可贵之货,使民不为盗﹔
揣而锐之,不生长保。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非相形,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以家观家,以乡观乡,
豫兮若冬涉川﹔
侯王得一觉得天下贞。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老子:「品德經」:第一章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善结无绳约而不成解。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四章
善有果罢了,不以取强。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为有为,事无事,味有趣。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弱其志,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混兮其若浊﹔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丁爽﹔
善之与恶,相去如何。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故能成其私。
天下有始,觉得天下母。
强其骨。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故贤人云: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强行者有志。
六合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贤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不见可欲,使民气稳定。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二章
是谓微明。
旷兮其若谷﹔
老子:「品德经」:第十七章
绳绳兮不成名,复归于无物。
民之处置,常于几成而败之。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非相形,
为学日趋,为道日损。
敦兮其若朴﹔
恒也。是以贤人处有为之事,
不见可欲,使民气稳定。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老子:「品德经」:第十二章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其次,畏之﹔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敷觉得道。
老子:「品德经」:第三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是以贤人不可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为有为,则无不治。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老子:「品德经」:第六十四章
何如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丁爽﹔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老子:「品德經」:第一章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六章
上德若谷﹔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非相形,
老子:「品德经」:第八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觉得教父。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故不成得而亲,不成得而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