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左慈这个答复,魏野也只一耸肩:老君西出流沙,究竟去了甚么处所,那实在是没谱的事情。左元放的仙缘,也不在流沙之地,只在峨眉山那藏着天书的石室当中。但是机遇二字,说破了反而不值钱,魏野再一拱手,浅笑道:“如此,今后与师兄有缘,当相会于名山福地当中。”
招灵之舞,顾名思义,这不是普通宴乐的跳舞,也不是祭农、蚕、社、稷,与请雨驱疫的佾舞。而是汉武帝时,方士为迎请仙灵,而设想的一种特别祭舞。
“分歧路,分歧路。道友向泾山而行,小生欲行之地,尚在泾山西更西处。”左慈笑起来,那张脸就带着一股高深莫测模样,“当年老君由此过关向西,关尹子相从至流沙,小生欲访求前圣仙迹,却得与道友分道而行了。”
“嗯,小生如果没有看错,这是李少君所留于宫中的招灵之舞。”
换来的,是小哑巴镇静地如同小鸡啄米普通的点头状。
要说这些道书,是为神人取走,当然有七八分的能够。但是武帝暮年昏暴,乃至于宫中方士趁机盗经而走,也不是说不通。
不待魏野诘问,左慈已看着小哑巴开了口:“泾山之上,紫兰之台,降真之馆,西王母之祠,是不是如许?”
反过来讲,“真”字固然也有神灵尊号的含义,却常常指的是道家神仙,即真人、真君等等尊号。
“师兄,小哑巴跳的这是……”
“嗯嗯,不碍的,不碍的,为叔只是想到一件功德罢了。”
现在,固然小哑巴身上穿的是道童装束,这行动,魏野倒是再眼熟不过:
正在魏野苦思间,却被左慈捅了捅腰眼:“道友,你看这孩子?”
左慈闻言,挑了挑眉毛,意味深长地抱拳回礼:“故所当然,理应如此。”
这个看似不起眼,另有几分荏弱的小鬼,身上到底带着甚么奥妙?
“武帝元封年间,在泾山为西王母立祠。本来如此!”
在古文当中,仙、灵、真、神,差未几都指的仙神一类。但是山岳河渎之神,皆有贵爵之位,属于鬼神天下中的诸侯,对于这类神灵,常常只用“神”、“灵”或其爵位作为指代。比如黄河之神冯夷,常常以其神爵,称之为河伯。名山巨泽之神,又常常根据先秦古礼,称之为君,比如泰山之神一名蒿里君,又称泰山府君,武夷山神则被尊为九嶷君,湘水之神是湘君,洞庭之神是洞庭君,等等。
但是在神话记录中,泾河有水神,有龙王,或许另有些水精、水鬼之类,但偏生和仙道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