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磨一剑,终究踏入这片梦寐以求的奇异六合!”
即使功力精深者也不敢在十二端庄上乱折腾,更遑论初学者?
只可惜,这个例仿佛颇具幸运和偶尔,并且避居蛮荒的局促视野,严峻限定了这位天赋妙手的生长和阐扬,终究他也没能创出完美的天赋阶段功法。
“阿哲,好臭啊!”
雷哲惊奇的发明,本身所解读出来的“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一句,在这些只言片语中已算是最完整、最通俗的了。
反倒是很有“备胎”属性的奇经八脉,转圜余地颇大,即便一时出错,也有及时弥补的机遇。
青铜门开。
当然,这并不是说白阳秘卷很粗浅,恰好相反,秘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终究竟也论及由后天入天赋之路的表面。
人出世时,通过连络母亲的脐带,随母体一呼一吸,争夺营养,生出后脐带剪断,始由天赋内息呼吸,进入后天口鼻的呼吸。
“天赋胎息!”
比之雷氏一族根本导引术那种,今后天呼吸贯穿小周天而等闲激起的后天真气,这类暗合六合造化,只在成心偶然间始能修证的天赋胎息明显难上了不知多少倍。
他模糊明白,这是本身气机外散的感到才气——心与气合,那么气机所触所感,均会一一反应于心,就像在眼、耳、鼻、舌、身五感以外,平增了一种无形的感官。
这类冲突的决定,直让历代雷氏族长痛苦不已,几经几次才终究规定,历代传承者第一次解读天书之前不准打仗根本导引术以外的任何高深行气术,白阳秘卷亦不例外。
雷哲对岩伯的神采视而不见,顾目四盼,只觉全部六合清楚了很多,不但色采丰富了,很多平时忽视了的纤细环境,亦一一有感于心,至乎平时忽视了的风声纤细窜改,均漏不过他活络的听觉。
形象而言,十二端庄如同长江大河,奇经八脉则如湖泊水库,修真练气即如顺水行舟,舍却奇经八脉,直接去修十二端庄,便似舍康庄大道而取曲径狭路,何其不智也?
宿世之时,雷哲饱受诸多无良武侠作品的苛虐,也曾觉得练气功时舍却奇经八脉,直接去修十二端庄是另辟门路的高超体例,但是此生学武又学医,方才汗颜发明,那纯属内行人的臆想,唯恐在作死的路上走得不敷远。
并且,如果在修行上已经先入为主,固有成见,那么解读天书所得便愈是局促、陋劣,反之,若在修行上懵懵懂懂,无所适从,那么解读天书时又浑浑噩噩,常常落得些摸不着脑筋的恍惚感悟,白白华侈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