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奋战在电脑前的翠绿光阴啊,屏幕的光照亮了倦怠的脸,鼠标短促的哒哒声回荡在沉寂的夜,魏十七抿起嘴角,想浅笑,最后却化作一声感喟。
天道酬勤,或者说,打盹送枕头,不久以后,史木鱼便从一处古修士的遗址中找到一柄上好的四魂剑,从质地看,是第一等的“百相”魂器,弥足贵重,只是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柄飞剑却只能包容戋戋四道精魂,能力有限。他尝试着炼入精魂,发明四魂剑炼入第一道精魂非常顺利,与凡是的魂器无异,但对第二道精魂极其抉剔,不是随便甚么精魂都能炼入剑中,一不谨慎,精魂泯没,前功尽弃。
一开端,史木鱼的尝试并不顺利,器胎可贵,妖丹可贵,精魂更可贵,再加上三者物性各别,即便最劣等的魂器,炼成的机遇也不敷一成,大半时候都破钞在采集质料上,忙活了数年,一无所得。直到有一次,史木鱼在西泯江边的一个镇子里网罗兽骨,中午在街边蘸老醋就蒜头吃饺子,卖饺子的老夫舀了一碗饺子汤给他,说了句“原汤化原食”。
役魂宗传有一门冶炼“十相”以下劣质魂器的秘术,将妖丹熔入器胎,构成“虚位”,一枚妖丹能构成一处“虚位”,一处“虚位”能炼入一道精魂。用此法冶炼魂器,受限颇多,最让人诟病的是,将多枚妖丹熔入器胎,难度成倍骤增,相传役魂宗首屈一指的炼器师,最多也只能往器胎中熔入六枚妖丹,这已经是无人可及的极限了。
痛定思痛,史木鱼回想畴昔各种,终究下定决计,在江边结庐而居,苦思七天七夜,将残破的文籍连同二十年来涓滴采集的杂学拼集在一起,清算为表里二卷,定名为《摄魂诀》。外卷录神通,胪陈摄魂术、搜魂术、安魂术的修炼之法,分魂术、附魂术、炼魂术也有提及,仅存其名,留待先人补全。内卷为剑诀,共分五篇,第一篇是祭炼飞剑的总纲,后四篇是修炼神通的法门。
失利了无数次后,史木鱼猜测,炼入四魂剑的精魂应当有牢固的搭配,胡乱拼集只是华侈时候。天下精魂如此之多,两两相合已是恒河沙数,更不消说“四魂”了,史木鱼望而兴叹,他不以为本身在有生之年,能够寻觅出合适的搭配。
师父临终之时将宗主之位传与史木鱼,叮咛他务必把役魂宗一脉传承下去,薪尽火传,绵绵不断。史木鱼是个极有见地的人,他深知欲复兴役魂宗,必先找到散逸的文籍和魂器,因而他找了个道观皈依三清,作羽士打扮,孑然一身云游天下,大海捞针,期间历尽艰险,置存亡于度外,始终不该初志。
困扰史木鱼的困难,对魏十七来讲,底子不值一提。四魂剑就相称于四孔的长剑,能够镶嵌马尔、乌姆、古尔、法尔成为“弑君者”,也能够镶嵌夏、普尔、马尔、卢姆成为“誓约”,但是第一个孔一旦镶嵌了马尔,后三个孔必须镶嵌乌姆、古尔、法尔,不然的话,就不能相配。
这一去,就再也没有返来。
役魂宗地处南蛮,传承幽灵之道,门下弟子浩繁,修为高低几近全数维系于“魂器”。所谓魂器,指的是拘摄温养精魂的法器,能包容数十道精魂的魂器,称为“十相”,包容数百道精魂的,称为“百相”,放眼天下,上好的“魂器”极其可贵,高超的制器师能冶炼法器宝贝,却无一敢宣称冶炼“百相”,“百相”的产生相称于瓷器烧制过程中的“窑变”,不成节制,无从预期。
史木鱼并非剑修,摄魂剑诀也不能修炼剑芒、剑气、剑丝、剑灵,而是另辟门路,融汇摄魂、炼祭、役魂等多种法门,旨在把妖物的精魂炼入剑中,使飞剑具有各种神通,堪与宝贝媲美,即便本身修为不敷,也能仰仗剑中的精魂与妙手对抗,利在速成,并非剑修改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