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出差去了山区,没有网,请大师谅解!本日起规复普通更新!
张果老
铁拐李
八仙的由来
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有关其出身说法不一。一说她是唐朝人。宋初《承平广记》引《广异记》称有“何二娘”者,是位以织鞋为业的农妇,后因嫌家居太闷,游于罗浮山,在山寺中住下,常常汇集山果供众寺僧充斋。一次,远在四百里外的循州山寺僧来罗浮山寺,称某日曾有仙女去彼山采摘杨梅果子,经查实那天恰好是二娘采果的日子,再加上大师又不知二娘从那边采来这浩繁山果,便以为二娘即为循州山寺采果之仙女,今后二娘远近闻名,她也借此不再借居山寺了。《续通考》说何仙姑为唐武则天时广东增城县人,出身时头顶呈现六道光芒,天生一副“仙科”,十三岁时在山中遇一羽士,吃了羽士一只仙桃,今后不饥不渴,身轻如飞,并可预感人生祸福。厥后她应召进京,途中拜别。一说她是宋朝人。宋朝的一些文人条记多称她为北宋永州(零陵)人,有称她幼遇异人,得食仙桃成仙。有称她放牧于郊野,遇异人送仙枣,食后而成仙,宋人条记中还记录了何仙姑一些为人占卜休咎,瞻望祸福的事迹,一时士大夫及猎奇者抢先前去彼处占卜,可见她不过是一名精于占卜的官方女巫。
八仙中传播故事最多的当数吕洞宾,在玄门中,全真道奉其为“纯阳祖师”,又称“吕祖”。向来大多数研讨者均以为,吕洞宾姓吕名岩,唐末人。《金唐诗》、《词综》中都收有他的诗作。宋朝罗大经的《鹤林玉露》、洪迈的《夷坚志》及《集仙传》等书对其均有记录。有说他是京兆人(今陕西、西安一带),唐咸通中落第,曾当过两任县令。有说他是九江人,原为唐宗室,姓李,因避武后之祸,易姓为吕。他始名绍光,二十余年考场不第,遂罢举而纵游天下,后被钟离权点化成道。他是八仙中情面味最浓的一个,萧洒、风趣,为民除暴安良,斩妖除怪,还好酒好色,人间传播有《吕洞宾三戏白牡丹》的传说,他的传说既多且杂,但从中也可看出原是唐朝一名慕道的士人,后被人们神化成仙。
蓝采和
何仙姑
吕洞宾
钟离权
玄门的八仙缘起于唐宋期间,当时官方已有“八仙图”,在元朝马致远的《岳阳楼》、范子安的《竹叶船》和谷子敬的《城南柳》等杂剧中,都有八仙的踪迹,但成员常常变动。马致远的《吕洞宾三醉岳阳楼》中,并没有何仙姑,取而代之的是徐神翁。在岳伯川《吕洞宾度铁拐李岳》中,有张四郎却没有何仙姑。明《三宝寺人西洋记演义》中的八仙,则以风僧寿、玄虚子代替张果老、何仙姑。
八仙中名誉仅次于铁拐李的是钟离权。他在八仙中职位较高,特别是因为玄门徒的吹嘘,名声更大。元时,金真道奉为“正阳祖师”。有关其人物原型,约呈现在五代、宋初之际。《宣和年谱》、《夷坚志》、《宋史》等书都有他事迹的记录,只是厥后讹为汉钟离,才附会为汉朝人。《历代神仙通鉴》、《续文献通考》等书称,钟离权,复姓钟离,字寂道,号云屋子,又号正阳子。东汉咸阳人,其父钟离章为东汉大将,其兄钟离简为中郎将,后也得道成仙。而唐朝确切有位叫钟离权的人,《全唐诗》录有他的三首绝句,并附有小传云:“咸阳人,遇白叟授仙诀,又遇华阳真人,上仙王玄甫,传道入崆峒山,自号云房先生,后仙去。”他留世的诗题为《题长安酒坊避三绝句》,此中有“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得道真仙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等句,还很有一些“仙味”,当是一名好道之人。